加当嘎村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林芝县八一镇的一个行政村,(下辖加喇嘛、加穷龙自然村)全村现有51户,208人,其中五保户1户1人,劳动力95人。现有党员24人,耕地总面积为258亩。牲畜总头数为991头(只、匹)。该村已完全实现“六通一改变”全村基本实现脱盲,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生巩固率和“普九”升学率均达100%;农村全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200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8万元。交通运输业收入172万元;劳务输出达70万元;人均纯收入12549元,同比增长11.85%;其中现金收入9411元;同比增长14.91%;集体存款达35万元,户均存款6万元。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蓬勃发展,2007年该村成为林芝县第一个大棚蔬菜种植村。从而,被选定为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小康村,以发展特色种植业为笼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扶持下,投资 300万元建起加当嘎村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用以大规模建设大棚蔬菜基地和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广东援藏资金投入100万用于修建村道路。现该村蔬菜生产基地改扩建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正常使用。目前,加当嘎村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壮大,并起到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显现出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全村农牧民群众种植蔬菜热情空前高涨,已由开始的几户发展到现在96.6%的村民都靠种植蔬菜致富。全村共种植蔬菜大棚289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00%,其收入占群众总收入的25%。每亩蔬菜为群众创收7000余元,全村现有30户加入蔬菜种植协会,并以发展成为蔬菜种植专业户。近年来随着蔬菜质量和产量的大幅提高,2008年全村蔬菜实现收入130万元,占总收入的37.36%。
在特色养殖中,全村有16户农牧民参与了西门塔尔奶牛的养殖,现养殖奶牛35头。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引进优良品种畜1头,创办生畜优良品种配种基地,为村畜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全村以发展大棚蔬菜和经济林木为主的种植业,以奶牛和藏鸡、藏猪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和以工程机械和汽车运输业为主的劳务输出,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成立了“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协会,涵盖了村农牧民联营机械队、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和农副产品销售组织协会.该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充分利用本村地理、环境优势,找准路子、开扩视野,努力带领群众闯市场、做生意、搞多种经营。由村“两委”牵头,将本村群众分成种植、运输和劳务输出、特色养殖三个小组,开展致富创收活动。
其中,“农牧民机械运输队”热火朝天的投身于当地市政经济建设当中。以“传、帮、带”,采用“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经济运作模式,带领全村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康。目前该机械运输队,共有翻斗车辆30台,装载机4台,挖掘机1台,四轮施拉机5台,砂石精选机1台、碎石机1台。其产值,由村党委统一协调管理,车辆运输收入归个人所得。2008,该村交通运输收入达172万元,劳务输出收入达70余万元,此二项收入占总收入的56.8%。
该村三产经济,以此,得到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区少数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林芝地区小康示范村和精神文明示范村。如今加当嘎村在全镇率先建有农村广播及远程网纲教育系统,家家户户都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用上充足方便的电能,随时收听、收看广播与电视,有方便群众就医的卫生所,有统一的垃圾处理场所,村水泥路、村广场、村文化活动室、村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全村51户农房改造得到进一步规划与合理部局,目前,全村已完成农房改造45户,完成率为88.24%,尚有6户也正在筹建之中。
通过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成效显著,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以此,2003年至2006年间,加当嘎村相继被评为林芝地区“精神文明示范村”,“小康文明示范村”和西藏自治区“小康建设示范村”。并于2006年荣获了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