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鲣鱼、正鲣。
英文名:bonito
渔民因其像炮弹又俗称为炸弹鱼,属鲈形总目、金枪鱼亚目、金枪鱼科、舵鲣亚科、鲣属,我国只产一种。
鲣鱼体呈纺锤形,粗壮,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大者长1米以上,一般体长400至500毫米。
在西太平洋,有一大片极为温暖而荒芜的水域,被称为暖池。那里有最大的鲣鱼种群之一,这些鲣鱼在暖池西部边缘觅食最为活跃,那里有两股水质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统交汇,造成一个汇聚带,在其周围,营养、浮游生物和小鱼都很集中。本来四处游荡捕食的鲣鱼只要随着食物跟着洋流迁移即可。春夏之际,成群而来,在沿岸各地均可捕获。
鲣为暖水性上层洄游鱼类,多集群于辐射区冷暖水团的交汇处及水质澄清的海区,白天出没于表层至260米水深,夜间上浮。捕食沙丁鱼及其它鱼的幼鱼、乌贼、软体动物及小型甲壳类。鲣鱼出现的海区常伴有海鸟群,在鱼群上方追捕食物。鲣鱼的成鱼和仔鱼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3龄全部性成熟,在南沙群岛,产卵期为3至8月,产浮性卵。鲣鱼是金枪鱼围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也是拖毛钓、流刺网的捕捞对象,同金枪鱼一样为大洋性重要经济鱼。可供鲜食或制成咸干品,世界主要渔业国利用鲣鱼加工成罐头制品,在欧美市场十分畅销。鲣鱼分布范围较广,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水温高于15摄氏度以上的水域,都有鲣鱼的踪迹,并且储量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尚且乐观。
产地及产期: 渔场位于三大洋的赤道附近海域。 介绍: 中国大陆名称:鲣鱼 中国台湾名称:正鲣 日本语名称:かつお(鰹) 英语名称:Skipjack Tuna 鲣鱼体呈纺锤,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渔场位于三大洋的赤道附近海域。长度在1米以内,重量一般在5-10千克范围。围网和竿钓是捕捞鲣鱼的主要渔具。该鱼种是制作罐头金枪鱼的主要原料。
相关资料 鲣鱼在日本被使用特殊工艺煮熟,并反复烟熏后作为调制底汤的材料。因烟熏后的鲣鱼硬如木块,故也称为“木鱼”,用这种烟熏鲣鱼为主要成分并配合各种氨基酸和核酸原料制成的颗粒状调味品又被称为“木鱼精”,它是日本家庭和日本料理餐馆最常用的调味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