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载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吕载扬(1752—1825),字周膺,号景真,又号继相,缙云壶镇人。经商盈富。清嘉庆十六年(1811)大旱,出千金赈济饥民。二十二年,承母遗命,带领弟载修、载驯、载希及子侄参与建壶镇永济桥,历一年二个月,费银3万多两,桥建成,计13孔,长178米,宽4.1米,高7.8米。后更名贤母桥。朝廷授予儒林郎,后赠承德郎、朝仪大夫。道光六年(1826),次子建盛捐银2万余两,建缙云县前继义桥,长50余丈,计7孔,朝廷晋授四品衔。七年,长子建始变卖家产,历时一年余,银2万余两,建成9孔、长60余丈、宽4米、高9米的东渡竞爽桥。吕氏一家,为时十年,耗资7万两,建桥三座,誉为千秋善举。贤母、竞爽两桥,现拓宽为金(华)临(海)、金(华)温(州)公路桥。[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