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农民歌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滁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联承办,以“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美好家园、歌颂和谐新农村”为主题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的安徽省滁州市于2008年11月9日举办。滁州凤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滁州举办意义重大。
歌会篇章采用板块式,分为序和四大板块,体现歌会内涵。(1)序:以欢腾的锣鼓、激越的曲调、金、红两个主色调,全面营造歌会开场热烈的氛围,艺术地再现了农民与命运不屈抗争的历史空间。(2)土地情深:以反映农民劳作的歌曲,赞美农民的劳动创造、勤劳智慧,赞美农民作为衣食父母的养育之恩。(3)家园美好:以歌唱家乡故土的歌曲,表达农民对家乡的热爱,表现农民与土地、与家园的历史情结。(4)乡村恋曲:以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南北地方戏歌及民歌,唱出一支支乡村恋曲,在丰富的生活场景、生活情趣中表现农民丰富美好的情感世界。(5)中国农民:以新创歌曲反映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歌颂新农村新农民,表现当代农民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届农民歌会第二届农歌会依旧在安徽滁州上演,举办时间是2009年11月7日。
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为主题,安排多项文化活动,有“唱得幸福落满坡——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暨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颁奖晚会,“花鼓敲天下”第八届安徽省花鼓灯会,“收获四季”第二届中国农民画展,“欢唱的布谷鸟”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全省系列文化活动,以及滁州市新近编创的大型黄梅戏《血泉》专场演出等。
谷满仓,花似海,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农民朋友的脸上。大家纵情放歌,歌唱金色田野的富饶与美好。
这是一曲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激情赞歌!这是一部开启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华彩乐章!
“首届农民歌会的成功延续”
2008年金秋,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农村改革发源地滁州市举办,一个为八亿农民打造的文化品牌在我省诞生。
又到稻黄丰收时。新中国六十华诞的喜悦和自豪依然荡漾神州,中国农民歌会在江淮大地再度唱响!11月7日晚,滁州大剧院流光溢彩,歌舞欢腾,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隆重开幕。“中国农民歌会以其浓郁的农家风味,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正在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品牌。”省长王三运在致辞中说。
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得到了文化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这是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盛世赞歌,是展示新时期新农民新农村的广阔舞台,是安徽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打造响亮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这样评价。“中国农民歌会再次在江淮大地唱响,是首届中国农民歌会的成功延续。”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高兴地说。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调度,周密安排,着力将歌会打造成一张亮丽的文化品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农歌会筹备工作。
首届农民歌会文艺晚会在人民广场演出,给人留下了“恢宏大气”的印象。
本届农歌会将文艺晚会搬进了剧场,舞台两侧,金黄色的麦穗随歌声摇曳,舞台后方,巨型LED显示屏不时变换出广袤田野四季欢歌的场景。
农民歌会“梅开二度”,农民依然是舞台的主角。“第一届歌会大家反响很好,第二届办会的思路更开阔。”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的内容更丰富、活动更精彩。“唱农民、唱农村”群众最喜爱的歌曲评选活动、第八届安徽省花鼓灯会大巡游、第二届安徽省农民画展等一一登场,让人目不暇接。华东地区超级杂交稻原粮生产和示范基地授牌、中国(滁州)农机展览、招商引资百个项目签约仪式、农机大市场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各类围绕“农”字展开的经贸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着实热闹。
“田野欢歌荡漾亿万农民的心房”
以“展示新农村、描绘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颂农村,赞农民,唱响了勤劳致富之歌、幸福希望之歌、科学发展之歌、时代艺术之歌。
本届农民歌会以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三农”题材为主线,激情歌唱八亿农民的喜悦与幸福,热情赞颂当代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尽情书写金色田野的富饶与美好,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奋斗豪情,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民歌民曲激情唱响,“翻身道情、当家作主、小村故事、希望田野、小康大道”五大篇章精彩纷呈,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农民从翻身做主到阔步迈入小康社会的沧桑巨变。
安徽民歌《王三姐赶集》、东北民歌《新货郎》、河北民歌《回娘家》热烈喜庆,旋律生动,再现了富有乡村气息的生活场景。农民歌手声情并茂,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能透着那股高兴劲儿。
“田野欢歌荡漾亿万农民的心房,唱出了农民的幸福心声。”十大名村代表、浙江花园村党委书记金牡丹激动地说。
歌声惹人沉醉,花鼓欢快热烈。11月7日下午,来自全省各地的28支花鼓灯队,盛装亮相第八届安徽花鼓灯会大巡游活动。长达两公里的“舞蹈队伍”宛如一条长龙,让路边的市民和各界来宾大呼过瘾。
“花鼓灯会与农民歌会一歌一舞、交相辉映,充分展现了和谐社会的欢乐祥和喜庆,唱出了江淮儿女的风采,舞出了盛世欢歌的豪迈。”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说。
“促进‘三农’发展的崭新平台”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亮相农歌会,推广超级稻;十大名村“当家人”再聚首,共话“三农”;农机展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滁州、乡村旅游线路推介……中国农民歌会的“农”字招牌越擦越亮。
农歌会上,袁隆平和滁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百万亩超级杂交稻推广战略框架协议,并为落户在滁州的华东地区超级杂交稻原粮生产和示范基地授牌。袁隆平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滁州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如果在滁州示范成功,可以带动华东一片。
江西进顺村党委书记罗玉英说:“农歌会是结合农村实际举办的。这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盛会,更是一个促进“三农”发展的崭新平台。”
本届农歌会上,滁州市共签署合同及合作协议项目103个,总投资近295.5亿元。江苏雨润集团项目部经理陈益辉对记者说,“以歌为媒,经贸唱戏,是农歌会的最大亮点。作为投资商,我们非常期待今后能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参加本届农歌会农机展的滁州飞宇环材公司唐经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他高兴地说,农歌会为客商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人到滁州考察、投资,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农民。
农歌会绝不仅仅是一场晚会、一次活动。省长王三运表示,安徽将继续努力,把农歌会打造成为中国农民歌手展示才艺的大舞台、中国民间艺术交流融合的大平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成就的大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