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地球物理勘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核地球物理勘查(nuclear geophysical exploration)简称核物探。是基于原子核物理学、地质学、放射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通过相应的方法和仪器研究介质中天然和人工核辐射场的变化规律,从而达到找矿和解决其他有关问题的一组方法。核物探方法技术包括六大类:γ测量方法(γ总量法和γ能谱法);氡法(闪烁室法、径迹蚀刻法、α聚集器法、活性炭法等);中子法(应用最广的是各种类型的中子测井);X射线荧光法(主要用于室内和地面);裂变径迹法和特殊射线法(中微子法,μ介子法等)。过去人们将测量天然放射性的方法部分称为“放射性物探”或“放射性勘探”或“放射性勘探方法”,而将测量人工放射性的方法部分称为核地球物理勘探。为了与国际接轨,现在将这两类方法合二为一,称为核地球物理勘查。[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