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简介:
在座无虚席的罗马剧院中,上演着热闹嘈杂的「枪战」戏码。酗酒成性的蒙特.费尔德律师身穿礼服,应某人之邀来到剧院,却在第二幕终了前数分钟死于非命,法医诊断是类似「酒精中毒」的急性中毒反应,而案发现场却找不到死者所戴的礼帽。这顶礼帽便成了警方急于追查的重点,也是破案的关键线索。
《罗马帽子之谜》(The Roman Hat Mystery)是美国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因第一部作品,初版于1929年。
作者简介: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B·李(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他们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两人本来分别从事广告业和电影业,1928年因参加有奖征文,两人开始联手创作侦探小说,三年后两人都辞去各自的工作,专门从事侦探推理小说的创作。在合作的40多年间,他们创作出一系列独具风格的侦探小说,其中大部分以埃勒里·奎因的笔名发表。埃勒里·奎因也是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超级侦探。年轻英俊的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德·奎因是其大多数作品中的主要角色。
故事中的埃勒里·奎因,有着运动员的魁梧体魄和迷人的银灰色眼睛,他思维敏捷,具有高超的推理能力。这一形象成为美国侦探人物的标准模式——一个极具性感的现代美国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奎因侦探推理小说开创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在历次“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侦探推理小说家”的评选活动中,埃勒里·奎因榜榜有名。
贯穿埃勒里·奎因全部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设局精巧,推理严密。不看到最后,读者很难猜到罪犯是谁,看到谜底后,对作者无懈可击的严密推理只能赞叹。奎因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丝毫没有对暴力、色情的渲染,这在侦探小说中是难能可贵的。
埃勒里·奎因从不轻视读者的推理能力,在他许多侦探小说中的最紧张关头都特别设定一个章节“挑战读者”,希望读者在不看结尾的情况下能独立侦破书中设下的疑案。
从整个西方侦探推理小说史来看,埃勒里·奎因属于第三代作家。第一代是由福尔摩斯掀起的短篇侦探小说热,其主要作家是柯南道尔、普斯特、傅尔曼等人;第二代作家的代表人物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安东尼·贝克莱、范达因等人,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成名,创立了长篇侦探推理小说的新形式。经过两代人的探索和创作,侦探推理小说的基本模式、写作手法均已确立,为新一代大师的崛起奠定了基础。30年代之后的侦探推理小说家注定成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其中最著名的大师就是埃勒里·奎因。
目录:
第一部
第01章观众和尸体
第02章老奎因的取证工作
第03章不幸之时来了“牧师”
第04章人群中的两个嫌疑人
第05章奎因的合法讯问
第06章地方检察官变成了传记作家
第07章奎因父子的推理分析
第二部
第08章奎因父子见到了费尔德先生最好的朋友
第09章神秘的迈克尔斯先生出现了
第10章费尔德先生的大礼帽
第11章往事投下了阴影
第12章奎因父子的社会调查
第13章奎因对奎因
第三部
第14章帽子在哪里出现
第15章进行指控
第16章奎因去剧院
第17章更多帽子的出现
第18章僵局幕间休息
第四部
第19章更进一步的调查对话
第20章迈克尔斯先生的一封信
第21章逮捕罪犯
对整个案件侦破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