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唐人《明皇幸蜀图》【名称】唐人《明皇幸蜀图》[1]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唐代
【作者】佚名
【规格】轴,绢本,55.9×81公分。
【原属】故宫博物院旧藏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
红色衣袍的唐明皇该图在《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为《宋人关山行旅》,乾隆题诗认为“此宋近乎唐”。后依近人考据,改名为《唐人明皇幸蜀图》。描写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兵陷长安,明皇(玄宗)幸蜀避乱。
隋末唐初中土和西域、中亚间交通畅达,彼方盛产之石青、石绿颜料得以大量供应中原画家,唐代以降青绿山水大为流行。此一画法,到宋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宋人青绿山水概分两类,一是继承唐人勾勒填色,一是综合水墨皴法薄罩青绿。元代赵孟頫复兴古法,略变宋人青绿山水,以符合文人趣味,对后世尤多启发。
该幅构图以山水为主,人物鞍马为辅,山水画的比重在构图上明显增强,对于后世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在构图意识上可谓居于转化时期的产物。画中山川树石以细劲线条勾勒,并以青绿赭石填染,不加皴斫,赋彩染色浓重,可见李思训和他儿子李昭道——李氏父子“金碧山水”一派遗风。右下角见一队人马出现於峰间峻谷狭径,正要踏入岸边林间空地,领队身著朱衣、骑三鬃马是为明皇,史载“出栈道飞仙岭下,乍见小桥,马惊不进”者,即是此景。中央绘商贾数人,据中峰松荫下,解鞍放骡,袒裼憩息。左方则绘行旅人物,或乘马牵驼,负荷绕行于蜿蜒栈道中。画面场景复杂而又具体入微,构图严整周密而又起伏错落,笔法工整精细,色彩绚丽缤纷而且沉着调和。
摹本考证
画面中段一部分人马在歇息考察该幅《明皇幸蜀图》,不论山石配置的左右对称性,或仕女头饰、三鬃马等造型俱承袭传统样式,均可从唐代山水壁画或出土之三彩人马俑间发现其类似范例,其祖本或出自唐人之手。但经宋人辗转反复临摹,已渗入了宋人对山水结构的理念。此图中未见作者任何款印,出於何时何人,学界看法自来纷歧。单就收藏印鉴而言,画面左右上角分钤“濠梁胡氏”、“相府图书”二印,位置并列相对,皆为明初宰相胡惟庸用印,为本幅最
仕女头饰早的收传印记。文献记载,《明皇幸蜀图》亦称《摘瓜图》(因为这幅图的主题其实是皇上落难并不适合用来进献给朝廷主事者,正巧画中有俾女在一旁摘瓜,故亦名《摘瓜图》。)自古多有摹本。近有学者提出新论,以美国王己千氏所藏无款青绿山水一幅,上有“廷晖”半印,指其画风与此《明皇幸蜀图》相似,是以主张此幅出于元人胡廷晖临摹。然亦有认为两幅画风不甚类同者。犹待论考。而今传存相同之构图,据笔者所悉,则有本院藏传李昭道笔《春山行旅图》;此外,尚有日本大和文华馆所藏与本幅之左半部相同之《明皇幸蜀图》,京都私人收藏之《明皇幸蜀图卷》,另《宋元明清名画大观》印有《明皇幸蜀图》残片,美国佛利尔美术馆亦藏有两套《明皇幸蜀图》,计有六件作品。
诸图之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该幅画法工整严谨,敷色鲜丽,显较精致。全图峰峦连绵,意境深邃,气势宏伟,并将人物、鞍马、山水、树石等画科技术融合一体,显示出画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堪称青绿山水经典佳作。
艺术赏析
行旅人物负荷绕行于蜿蜒栈道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曾经如此赞叹蜀地(今四川)的景致。这幅《明皇幸蜀图》使我们得以想像那壮丽的山河。中唐时期,当唐玄宗正沉浸于长治久安之中,原本镇守在边疆的安禄山趁机造反,兵陷长安,迫使玄宗率领众人离开京城避难,一行人辗转跋涉,来到地势险峻的四川。
彷佛一场演出中的舞台剧,沿着画面下方的两座桥梁望去,蜿蜒的河谷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白云缭绕的天际,由此分割出三座壮丽的山峰。右侧的山岭间,身着红色衣袍的唐明皇骑在马上,领着一队骑旅自后走出,正待过桥;画面中段有一部分人马在山下的空地上歇息,而更前方的队伍则已深入左边的峡谷之中。
画家在描绘崇山峻岭时,以饱和不透明的青绿矿物性颜料层层叠染,然后再以清晰明确的墨线,勾画棱角分明的轮廓,营造出山石块面坚实的触感。浓郁艳丽的青绿敷彩,除了令人联想到大唐盛世的宫廷气势之外,同时也塑造了后人所谓“青绿山水”的典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