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仿真灌木对流动沙丘的固沙效果非常理想,和传统的沙生植物油蒿、梭梭、柠条等固沙效果相媲美。大片的“仿真灌木”被栽植在沙丘上埋设的草方格和棉秆方格中,随风摇曳,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仿真灌木周围堆积着细细的流沙,一个个流动沙丘被这些连片的仿真灌木驯服,被牢牢地锁在地上。
形状仿真灌木高约40厘米,树冠周径约80厘米,有树枝,也有树叶,和真的沙生植物没有两样。
特点和传统在生物固沙相比,在沙漠中栽植仿真灌木固沙,不受降雨量和地下水位限制,不受季节限制,也不破坏沙漠原始生态系统。仿真灌木和自然植被相结合,在降雨量稀少的沙漠中配套实施,固沙效果更为显著,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本也比较低廉。
专利仿真灌木治沙新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作为中国治沙技术的一项新突破,已在甘肃省民勤县境内的巴丹吉林沙漠前沿推广运用。
相关介绍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作为中国首批设在风沙前沿的科研机构,长期致力于风沙治理研究,该所开发的多项治沙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荒漠化防治之中,获得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自1993年以来,该所开始承担中国治沙技术对外输出和国际培训任务,为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50多个国家培养了700多名治沙技术人才,为国际荒漠化防治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