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热流密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地热流密度(density of terrestrial heat flow rate)过去简称为热流(heat flow),指单位时间内热量由壳幔深部垂直向上通过单位面积地球表面向大气层散发的热量,其单位为毫瓦/米2,实质为地球表面的散热功率,具有深刻的深部地质和地球物理内涵。与地质体的年代呈负相关,与其近代构造活动性呈正相关。如前寒武纪的稳定地质区小于40毫瓦/米2,新生代造山带大于80毫瓦/米2,某些现代裂谷带及大洋中脊带大于100毫瓦/米2。全球的平均热流密度约为63毫瓦/米2±6毫瓦/米2,而海洋与大陆热流密度的平均值则大体相等。全球每年散逸到大气层的热量约为10.9×10^20焦,大大超过火山和地震活动所释放的总能量。[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