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文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二级文物概述《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规定: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般文物。

二级文物定级标准(一) 反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二) 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或某一个时代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三) 反映某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对研究某一历史问题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四) 反映某种考古学文化类型和文化特征,能说明某一历史问题的成组文物;

(五) 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一般,但材质贵重的文物;

(六) 反映各地区、各民族的重要民俗文物;

(七) 历代著名艺术家或著名工匠的重要作品;

(八) 古旧图书中有具有重要价值的善本;

(九) 反映中国近代(1840-1949)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 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建设成就、重要领袖人物、著名烈士、著名英雄模范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一) 反映中国共产党和近代其他各党派、团体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爱国侨胞及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

(十二) 其他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