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舞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鄂伦春族的舞蹈大致可分为:仪式舞、娱乐舞、宗教舞。一般都是边歌边舞。鄂伦春族舞蹈来源于生活,体现的都是鄂伦春人的生活内容,由于生活地域的偏僻与生产方式的单一,民族舞蹈多以模拟动物姿态的自娱性歌舞为主。每当狩猎归来,一家老小围篝火饱食猎物后,便随歌起舞。其中广泛流行的《鄂呼兰,德呼兰》,就是既能歌又能舞的一种乐曲。《吕日格仁》也是伴随领唱与合唱的一种自娱性歌舞,表演时,节奏由慢到快,众人牵手顿足,并时有呼号。此外,模拟狗熊姿态的《熊斗舞》,具有游戏性质的《树鸡》,也都是鄂伦春族人们喜爱的文体活动形式。《红普嫩》反映的是妇女的采集活动。《依哈嫩》是娱乐性的集体舞。《依和纳嫩》是仪式性的舞蹈,是在召开氏族大会的隆重时刻举族齐跳的舞蹈。萨满祭祀活动中的萨满舞是宗教性质的舞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