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梅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丰城梅烛[1]

09丰城梅烛

所属地区: 江西 ·宜春·丰城市

遗产编号:Ⅵ-1

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宜春市丰城市

遗产级别: 省

起源传说丰城梅烛起源于唐代初年,相传有一条金角老龙因触犯天条将被玉帝斩首,监斩官为当朝天子李世民。老龙在鬼谷先生指点下,向宰相魏征求救。魏征便在执行的午时三刻约唐太宗下棋。由于魏征棋法不精,被唐太宗一着棋难住。正当魏征苦思冥想时唐太宗睡着了,于梦中斩了老龙。老龙向魏征索命,魏征只好向唐太宗说明情况,唐太宗为了安慰魏征,下令每年元宵节舞龙以超度金角老龙,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文化习俗

梅烛为西平王李晟的子孙隍城清溪李氏家族所继承和发扬,梅烛的梅表示迎春,烛表示光明和红火。按照祖辈传下的规矩,梅烛形式就是以板凳作龙,村里每一户出一条板凳一名男丁。梅烛表演就是每条板凳上有三个灯笼三支红烛,互相以“丫”形木栓连接成长龙,并按李氏族内大小排列、连接。村里有300条板凳,近1000只灯笼。其连接顺序,李氏七房按大小排列。前面由两位端礼盘点檀香、穿长衫戴礼帽的礼生领队,表示这项活动是一种文明的活动。其次是头锣和头灯。再是4个大灯笼,还有包括全副吹打的乐队。接下来是梅烛头,也就是龙头,由5人抬举,两边有两个手持钢叉的壮汉,他们的职责不是保驾,而是挑开路上的树枝和巷道里的障碍物,好让梅烛顺利通行。再往下就是长达一里的浩浩荡荡的梅烛队伍,之后是梅烛尾。紧随其后的是一面4个壮汉扛着的直径1米、长达2.7米的梅烛鼓。过去梅烛尾后还会抬着许真君神像压阵。梅烛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便会燃放烟花爆竹、点香烛迎接,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2]

[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