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路京剧爱好者协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上海铁路京剧爱好者协会成立于民国初年,为上海票房中规模较大而历史最久的一家。地点上海铁路文化宫。

成立初,名“铁路同人会”。民国15年(1926年)改组,更名“京(南京)沪、沪杭甬两路同人会京剧部”。历年来成员多数为铁路职工,亦有其他行业人员参加。主要成员有赵庆华、赵萱堂、管西园、董芝初、孙芝圃、张哲生等。聘苏少卿、刘璧麟、于素莲、应宝莲等为教师。经常彩排演出。民国26年,因铁路被日军侵占而停顿。民国34年抗战胜利,恢复活动。1949年上海解放,改组为“铁路文化宫文工团京剧组”,有舞台设备、服装、道具。活动更为积极,经常深入基层、工厂和铁路沿线各站演出。除常演一批传统戏外,还演过现代戏《赵一曼》和自编新剧《飞车擒敌》等。“文化大革命”期间演唱“样板戏”。1979年恢复演传统戏,并改称“上海铁路地区京剧队”。1986年改组,改用现名。会长张展业,副会长廉永润、汪忠泽、廖雄。聘俞振飞为名誉顾问,王兆成为名誉会长,王家熙、何延龄、高明亮、陈鹤昆、许余耀为艺术顾问,会员120人。经常彩排演出,并深入工厂、车站、家属宿舍。除常演传统戏外,并演过票界罕演的《花蝴蝶》、《两将军》等武戏。

恒社票房成立于民国12年(1923年)。地点老西门。创办人杜月笙、徐品丹。成员最多时达三十余人,除一部分名票外,多数为杜之门徒,且多为当时政、军、工商各界上层人物。该票房为“恒社”组织的所属团体。主要成员有黄寅荪、倪润生、马宝刚、琴师王维忠等。经常彩排演出,杜亦常登台。因人多,角色齐全,且自设舞台,自备服装道具,并创办“徐品记”商店,出租服装给上海各票房使用,故在上海颇闻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