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帽山满族二魁摔跤

所属地区:北京·怀柔区

遗产编号:BJⅥ-3

遗产类别:杂技与竞技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政府

遗产级别: 市

竞技概述位于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帽山村的满族二魁摔跤历史悠久,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古时,在每年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期间盛行表演。该项目既是满族特有的民间体育活动,又是满族民间花会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因谐音讹传,二魁摔跤,又称:二贵摔跤、二跪摔跤、二鬼摔跤等。

二魁摔跤是一种体力性、智力性、灵敏性很强的娱乐活动。表演者为一个人,却假扮两个人。表演者身背一个木架(内用竹片),上安装两个可以活动着穿满族服饰呈摔跤状的人形道具,两只手两只脚穿上靴子,分别作为两个满族人的双脚,然后使出各种技法,使满族人形道具做出各种滑稽、幽默而逼真的摔跤动作。

二魁摔跤的动作分上场(古时二魁摔跤上场是翻着跟头)、支架子、互抡、叫劲、扫蹚腿、下绊子、撅腰、就地十八滚等动作程式,这些动作在表演中可重复使用。二魁摔跤的伴奏一般使用锣鼓。在表演中可用长锤、急急风、串子等锣鼓经。

帽山的满族二魁摔跤是满族群众自娱自乐活动之一,它既保留了满族民间文化艺术及民间体育文化的原生形态,传承了满族民间传统的表演形式;又是北京地区具有满族民间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是研究北京地区满族历史及其现状的重要材料。另外,它也是满族民俗学研究中的重要一项。

解放前后,帽山村年年春节走会或有庆典活动,二魁摔跤都要登场表演。“文化大革命”以后中断。2000年,由帽山村委会组织,再度恢复二魁摔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