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2]

传统加工纸技艺 之涂布、刷色

所属地区: 安徽 · 巢湖

遗产编号:Ⅷ—6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巢湖市

遗产级别: 省

基本概况“传统加工纸制作技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继巢湖民歌之后,巢湖市又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加工纸工艺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书写、印刷等功能外,还是中国书法、绘画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纸张的再加工,提高了纸张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延长了纸张的寿命。如今,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度发展,传统加工纸生产仍多为家庭作坊式手工生产,生产条件差、收入低。许多传统加工纸产地的老艺人纷纷转行从事其他行业,很少有后生力量的补充,仅存的传统加工纸工艺的传承亦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不少传统加工纸工艺甚至已经失传。

近年来,居巢区掇英轩文房用品厂致力传统加工纸工艺的研究与生产,1999年成功地将失传近百年的“手绘描金粉蜡笺”加工工艺研究出来。“手绘描金粉蜡笺”集备料、施胶、染色、施粉、施蜡、砑光、托裱、描绘等加工工艺于一身,代表着我国传统加工纸的最高水平。2000年他们又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作,成功复制出明代“造金银印花笺”。此外,又相继恢复与发展了传统加工纸名品:泥金笺、朱砂笺、绢本宣、羊脑笺的加工工艺,使我国古老的传统加工纸工艺得以继续发展。2006年12月,传统加工纸工艺成功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又获批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在第三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前,又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为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一系列详细的保护计划和措施相继出台。如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传承人工资福利;继续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等科研单位合作,筹措资金、聘请专家,准备在2009年成立中国传统加工纸工艺研究所,建立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加强对传统加工纸工艺的研究与保护。同时,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对现有传统加工纸工艺进行记录、保存,并筹措成立《中国传统加工纸工艺综合研究》编委会。通过这些措施,保障传统加工纸能够传承下去。目前,令人欣慰的是,居巢传统加工纸工艺已经培养了6名熟练的传承人。[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