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坭兴陶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要介绍坭兴陶主要分布于广西钦州市钦江两岸,历史上主要集中于钦州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巷,即“烟斗巷”。现全市有生产坭兴陶的10余家,基本上分布于钦州市区内。

钦州北枕山地,南临海洋,地势北高南低。地形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沿海多有泥滩和沙滩或泥沙滩,西部海岸多为海蚀海岸,岛屿,海岸陡峭。钦州属亚热带气候,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季风特点。钦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秦设象郡所辖。汉、三国至晋,钦州属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设末寿郡,这是钦州的最早建制。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易名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

坭兴陶取泥于钦州市钦江两岸,把西岸硬质土做骨与东岸软质土为肉相配,雅称为骨肉相宜,泥质纯净细腻,极适合坭兴陶的传统浮雕工艺,经1200℃左右高温烧制成陶,其质坚硬,其表光滑,其色古雅,无釉陶却如瓷器般光润亮泽,成品无砂粒、无气孔、无毒性,铅镉溶出量等于零,且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这种紫红朱泥唯钦州独有。

坭兴陶的泥坯在一千多度高温的窑内、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变陶,经打磨抛光后,呈现古铜、墨绿、紫红、天斑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色彩斑谰绚丽,集春暖、冬寒、夏绿、秋红之灵气于一体,尽显色彩变化偶然,并无定格,可谓为与泥结合之极至,品位极珍。更为奇特的是,坭兴陶的窑变艺术为其他陶器所没有,故有“中国一绝”之称。

用坭兴茶壶盛茶,即使经过一两天,仍然能保持原来的茶色茶味,就算在盛暑期间,隔夜茶也不会馊臭,用坭兴碗碟盛饭菜也同样不容易变质;坭兴茶壶使用日久,壶里会积聚茶积(俗称茶芽),偶尔茶叶用完,只要冲进开水,仍富有茶味;坭兴花盆、花瓶还具有护花功能,用它们栽花或者插花能使花枝生长得更茂盛。

具有独特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

坭兴陶起源于唐前,兴盛于清朝咸丰年间, 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且历代名品辈出,特别是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博览会,先后四十多次获国际和国家级金奖、银奖,如坭兴陶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其历代作品珍藏于二十多个国家博物馆。

坭兴陶艺术品花样繁多,各式各样,大小不一,丰富多彩,艺术性强,实用性强,是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具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

基本内容钦州坭兴陶学名紫泥陶,用泥取于钦江两岸红土泥,经淘洗、选练、拉坯成型、雕刻、烧制、打磨而成。

一、选料。

以钦州特有的优质紫红朱泥原料为主体,经严选细练,采东、西泥之结合,东软为肉,西硬为骨,挖取东泥、西泥回后,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相互支撑得当,始方为上乘之品。其土质奇特, 属红泥无釉细陶,分子结构紧凑致密,烧成后,磨光效果明显。

二、拉胚。

将西泥、东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经过湿球磨、过筛、沉淀、压滤、真空练泥等工序,备好可塑胚料,然后通过拉胚成型。

三、雕刻。

钦州坭兴陶最大的特点是不施釉而采用雕刻进行装饰。装饰艺术上采用雕、刻、剔的技法,在泥坯上雕、刻、剔出花卉、人物、山水等图案,并可填入白、赭等色泥抹平。

四、烧制。

坭兴陶因用料内含丰富三氧化二铁成份,经烧成还原成氧化铁、氧化亚铁显铁青色。铁青色与原料紫红色混合在一起,由于窑炉中的气氛不同,氧化还原程度不同,其显色亦产生微妙的变化。同一窑炉中的每件都不同,这也是该陶别具一格的原因之一。更有一绝的就是经烧制产生“窑变”,即偶然有极少量的坯体在原来铁红色的基础上隐约呈现出古铜、紫红、铁青、金黄、墨绿等多种色泽,以及天斑、虎纹等纹路变化,经打磨工艺加工,便完全显现出来了。

五、打磨抛光。

经高温烧成后,打磨掉表层氧化物,加以精工琢磨光滑,形成所谓“白器红花”或“红器白花”甚为雅致。经抛光处理后,更显光润柔和,把紫坭陶光润柔和的材质与变化无穷的自然色彩充分地裸露出来,加上造型装饰得体,呈现出一种古朴、幽雅、含蓄、别具一格的美感,令人陶醉。

基本特征

(一)独特的陶土

钦州坭兴陶取泥于钦江两岸,把西岸硬质土做骨与东岸软质土为肉相配,雅称为骨肉相宜,泥质纯净细腻,极适合坭兴陶的传统浮雕工艺,经1200℃左右高温烧制成陶,其质坚硬,其表光滑,其色古雅,无釉陶却如瓷器般光润亮泽。因其深藏于山腹地层,天然洁净、泥质细腻,绿色环保,且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这种紫红朱泥唯钦州独有。成品无砂粒无气孔无毒性,铅镉溶出量等于零。陶不施釉却如瓷般光亮润泽,这是为其他陶所不能比拟的。[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