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民国著名爱国将领,新桂系创建人,桂系三巨头之一。
黄绍竑[1](1895.12.1~1966. 8.31 ),字季宽,广西容县人。汉族,早年入广西陆军小学第4期,与李宗仁、白崇禧同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随学生北伐敢死队赴武昌参战。1912年入武昌陆军第2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1916年毕业后,在广西陆军陆荣廷部第1师任排长、1917年任广西模范营马晓军部连附,同年10月参加护法运动,升任连长,后任营长、支队司令等职。 1923年8月16日被孙中山委任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7月配合粤军第1师夹击沈鸿英部,进占广西梧州,成立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所部扩编为3个团。1924年5月乘广西军阀陆荣廷、沈鸿英交战之际,与李宗仁、白崇禧部联合作战,采取联沈攻陆,尔后灭沈的各个击破策略,6月占领南宁,歼陆主力。后所部与李部组成定桂讨贼联军,任副总指挥。次年2月定桂讨贼联军击败沈鸿英、陆荣廷部,占领桂林;7月击退入桂滇军唐继尧、龙云部,实现广西统一。从此,成为新桂系首领之一。1924年11月作为李宗仁的代表去广州商谈两广统一事宜。
1926年3月桂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任党代表,6月1日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北伐战争时,留守广西。
1927年“四一二政变”时,追随蒋介石,在广西“清党”,杀害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27年5月任中央政治会议广州政治分会委员。7月6日特任军事委员会委员。9月任国民政府委员。同年应李济琛之请任第八路军副总指挥,编组了第15军,9月兼任第15军军长,率部在汕头、潮州地区堵截南昌起义军。11月张发奎在广州发动军事政变,黄逃亡香港。12月,率部与陈铭枢、徐景唐部击败张发奎部,进占广州。1929年桂系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破裂,3月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兵败,企图向广东发展。5月率第15军攻粤,失败后逃往香港。11月桂系与张发奎联合反蒋在广西组成护党救国军,任副总司令兼广西省省长,再次攻粤又败。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桂张联军(第1方面军)出兵湖南,对蒋军作战,由于黄部未按期占领衡阳,桂张联军被粤军截为两段,在衡阳大败,引起李宗仁等不满,黄遂辞职脱离桂系,赴南京面见过蒋介石后赴香港、菲律宾旅行。
1932年2月18日任国民政府委员,1932年5月任内政部长,7月1日兼代交通部部长。1933年出任北平军事分会参谋团参谋长,5月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同日方作外交交涉。1934年12月12日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35年被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1936年12月2日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全省保安司令。1937年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总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作战)部长,旋调任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娘子关战役。1937年9月2日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1月复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42年9月28日任第3战区副司令长官。
1946年当选中国国民党第6届中央监察委员,1947年6月6日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副院长。1949年4月为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代表,到北平参加与中共谈判。和谈破裂后去香港。8月13日通电脱离国民政府。9月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1次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职、和平解放台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著有《五十自述》。
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1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开幕前一天,即1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提出了《关于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法案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中的右派分子黄绍竑等十人的职务的建议》,请大会予以审议。建议如下:“……(二)关于右派分子章乃器、潘大逵、曾庶凡、黄绍竑、陈铭枢、黄现璠、费振东、乔传珏、马哲民、章伯钧、叶笃义、程士范、潘锷鏱、罗隆基、费孝通、储安平、钱伟长、钱孙卿、欧百川、王天锡、韩兆鹗、丁玲、张东木、谢雪红、杨子恒、郑立齐、黄琪翔、李伯球、徐铸成、黄药眠、王毅齐、张轸、张云川、朱君允、毕鸣岐、谭志清、龙云、李琢菴38人的代表资格问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已经向大会提出建议,认为他们已经丧失继续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的合法根据,不应当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因此,常务委员会决定建议大会罢免黄绍竑、龙云、陈铭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罢免费孝通、黄现璠、欧百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罢免龙云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罢免黄琪翔国防委员会委员的职务。”2月1日,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作出了“罢免张云川、陈铭枢、黄绍竑、黄琪翔、谢雪红、罗隆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案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的决议。黄绍竑于文革中惨遭迫害,1966年8月31日含冤自杀于北京。
黄绍竑别墅黄绍竑别墅坐落在容县容城镇南大街33号。黄绍竑别墅建得很有特性,既有西方近代洋楼之洋气,又有中国南方建筑之简

朴。总的来说,黄绍竑别墅整幢建筑可以用以下12个字来概括:庄重大方,优雅别致,颇耐玩赏。这幢别墅不仅仅因为是黄绍竑所建,更因为黄绍竑和李宗仁、白崇禧这三个在新桂系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巨头曾在这里居住了十多天,与众将士图谋东山再起,而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纪念意义。
别墅建设期间,黄绍竑正在奉孙中山先生之命东征西讨,率领桂军相继攻占梧州、南宁、桂林、柳州,与李宗仁鸣枪相庆。而别墅落成之际,正是新桂系统一广西之时,故乡父老何其欢欣。可惜不久之后,蒋桂矛盾爆发。1929年新桂系鼎盛之际,却被蒋介石强势排挤,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被迫潜往香港。不久,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巨头转移至容县,于黄绍竑别墅住了十多天,与召集来的新桂系重要骨干图谋东山再起。然而,面对蒋粤军队的大举进攻,新桂系一败再败。两次蒋桂战争的失败与家乡母亲去世的噩耗,使得黄绍竑内心非常痛苦。不过,为了国家的和平和振兴,他很快又振作起来,辗转奔波于大江南北,一次次领军抗击日寇。抗日胜利后,他又致力于促成国共和谈,为和平而战,最终回归人民政府。在这长长的几十年里,黄绍竑只回过几次家乡探亲,居住在别墅里。然而,黄绍竑始终没能在别墅里好好享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