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斯托帕德(Tom Stoppard,1937年-),英国剧作家,又译汤姆·斯托帕。以其睿智的对话,哲学主题,诙谐多样的写作手法和对语言的巧妙运用而闻名。他总是会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他的作品中戏剧化。斯托帕德首次获得评论界的好评和欢迎的作品是《君臣人子小命呜呼》(1967年)。这部作品,描述了威廉莎士比亚剧中的两个小角色,出自《哈姆雷特》来探讨人存在的无意义感,结合了幽默,文字游戏和巧妙构建的情节来刻画在无法控制的事件中两个被杀死的人物形象。《跳跃者》(1972年)在该剧中斯托帕德完美的将杂技,谋杀和哲学结合在了一起。《谐谑》(1974年)关注了知名文学形象和政治人物。这两部戏剧都使用了嘲讽,荒诞的情形和文字上的游戏,用一种幽默的方法来审视严肃的主题,如道德,艺术和政治。
斯托帕德的原名为汤姆斯·施特劳斯勒(Tomas Straussler)。1937年7月3日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现捷克共和国)的兹林,于1946年还在9岁的时候随父母搬到英格兰。之前他当过报纸记者和评论家,直到1963年他开始全职从事戏剧写作。
其它的戏剧包括:《非常侦探》(1968年);《画廊之后》(1970年);《脏麻布》(1976年);《每个好男孩都该得恩宠》(1977年),关于与苏联政见相反者和一交响乐团的故事;《夜与日》(1978年)更倾向于现实主义风格,在今日背景下审视了新闻的重要性;《真情》(1982年);《谍变》(1988年)中斯托帕德将间谍故事与物理的量子理论结合了起来;《世外桃源》(1993年)探讨了与时间,爱情,热力学相关的神秘事件;和《印度之墨》(1995年)。
斯托帕德还写了一个三部曲,名为《乌托邦海岸》(2002年),刻画了19世纪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其中三部分别名为《旅行》,《海难》,和《拯救》。自1968至1989年,斯托帕德曾在捷克共和国的布拉格和英国的剑桥大学生活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将戏剧《摇滚》(2006年)按情节分成剧幕。
1997年斯托帕德被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册封为骑士。1998年他因电影《莎翁情史》和马克·诺曼共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