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红陶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磁山文化红陶盂

【名称】 磁山文化红陶盂

【类别】 陶器、红陶

【年代】新石器时代

【文物原属】磁山文化炊器

【文物现状】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

高15.3cm,口径15.3cm,底径11.3cm。

盂(yú 音于),撇口,圆筒形腹,平底。夹砂红陶,胎壁较厚,表面粗糙。

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盂是一种盛汤浆或饭食的器皿,红陶夹砂能够提高陶器的耐热程度,因此这件红陶盂可能是一件炊器。

磁山文化红陶盂底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