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葫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兰州精品刻葫芦

刻葫芦是民间制作的一种工艺品。用模制或直接雕刻的方法做成的葫芦器,统称“刻葫芦”。近人徐珂《清稗类钞》中曾介绍了模制葫芦的方法,即以木斫成花瓶形、盂形,刻上文字或纹样,将幼小葫芦放入压住,待葫芦成熟后即可成所需之形。直接刀雕葫芦是民间流传的工艺。雕刻技法有针刻、浮雕、镂空、押花。刻葫芦既有用作酒具、香料器等实用器,也有用于蝈蝈葫芦等摆设把玩品的。如山东聊城的蝈蝈葫芦上刻神话和戏文故事,很有特色。

刻葫芦,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 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葫芦雕是一种立体艺术,而刻葫芦则不是,全是在葫芦表面上作文章。据说刻葫芦最初在甘肃一带民间流传,人们在葫芦上走刀划针,随意刻画出简单的花草虫鱼图案,作为观赏。后来经过艺人的不断摸索、研究,使工艺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专门刻葫芦艺术。刻葫芦原一只有针法, 现在又创造出刀刻法,出现了各种镂空葫芦。有的还创作出仿水墨、 写意的名家山水画作品,并摹仿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齐白石的画韵,创造出风采独具的彩画葫芦。二三十年代, 兰州有一位叫李文斋的民间艺人,能书善画,懂诗文, 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以刻葫芦维持生计, 对刻葫芦工艺的进一步提高作出贡献。由于他的努力, 刻葫芦艺术声誉日隆,被人誉为“妙艺”,驰名京津,远销海外。自此之后,刻葫芦竟成达官贵人的宠物、古董商人猎取的对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