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基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致死基因(lethal gene):导致个体或细胞死亡的基因称致死基因。

分为显性致死基因和隐性致死基因。

基因的致死作用在这杂合体中即可表现的致死基因称为显性致死基因;致死作用只有在纯合状态或半合子时才能表现,即致死作用具有隐性效应,而与基因自身的显,隐性无关,这类致死基因称为隐性致死基因。

例如:决定小鼠黄色毛皮的显性基因A,在杂合体中Aa表型为黄色,但纯合体AA是导致小鼠胚胎期致死。其致死效应,类似于一个隐性基因的性质,故称此显性基因A为隐性致死基因。

当黄色Aa*Aa(黄色)杂交时,其子代AA:Aa:aa=0:2(黄色):1(灰色)。其中纯合体AA致死。孟德尔表型比率3:1修饰为0:2: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