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历史人物(东汉)赵彦(?—?),曾为议郎,被曹操所杀。赵彦曾为汉献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

相关史料《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

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

赵彦者,琅邪人也。少有术学。延熹三年,琅邪贼劳丙与太山贼叔孙无忌杀都尉。攻没琅邪属县,残害吏民。朝廷以南阳宗资为讨寇中郎将,杖钺将兵,督州郡合讨无忌。彦为陈「孤虚」之法,以贼屯在莒,莒有五阳之地,宜发五阳郡兵,从孤击虚以讨之。资具以状上,诏书遣五阳兵到。彦推遁甲,教以时进兵,一战破贼,燔烧屯坞,徐、兖二州,一时平夷。

后汉书 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 赵彦

2.历史人物(宋代)赵彦,汴(今河南开封)人。居临安(今杭州)。不入画院,开市铺,画扇得名。作人物、山水,细碎深远。作有《画史会要》

3.历史人物(元代)赵彦,白水(今陕西白水)人。善刻碑,延祐二年(一三一五)刻重修玉泉观记。作有《刻碑姓名录》.

4.历史人物(明代)赵 彦(?~1621)明代大臣。延安人。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多次巡边出征,战功显赫。为人沉敏有智略,临大事不乱。一生戎马,多在边地谋事,巡抚山东,出使广东,屯兵粤东。留有《筹边略》等著述。

赵彦关心家乡教育,出资在延安北关瑞艺园兴建“赵公书院”,附建有义学坊、然利楼、会经堂,建筑规模宏大,对地方开化风气颇有影响。病故后葬于故里。

5.北京第十五中学书记兼校长赵彦,男,汉族,1917年出生。籍贯:辽宁省辽阳县兵马屯。离休时所在单位:北京第十五中学。职务:书记兼校长。

1925年就读于黑龙江昂昂溪第七小学;1939年毕业于奉天南满中学堂,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日本熊本高等工业学校;1941年被日本特高科追查逃到北平;1944年以石景山制铁所“善邻会”为掩护,开展地下抗日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中共北平市文管会工作;1970年后任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书记兼校长;1980年离休。

6.北京医科大第二临床医学院副主任医师赵彦,女,1958年4月15日出生,汉族,北京市人。1982年11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 学学士学 位。1986~1990年在北京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6~19 97年,在纽约医学中心LENOX HILL医院妇产科访问学习。历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暨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并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 生产实习和教学工作。发表有关妇科肿瘤方面学术论著5篇,译文10余篇。参加《 中华妇产科手册》的编写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的临床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