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红褐色陆相砂砾岩构成以顶平、坡陡、麓缓为特征
大门(图1)的赤壁丹崖,以色彩斑斓为特色,看似赤壁千仞、红霞万缕。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是地理学丹霞地貌的命名地。[1]
地理位置丹霞山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地质公园东西宽17.5公里,南北长22.9公里,总面积290平方公里,其中丹霞地貌集中分布范围180平方公里。红色的石头,红色的山崖,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
景观(图2)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 ,大多山峰在300—400米 之间,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气象万千。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2]园”,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各种形态、组合的丹霞地貌若千年石堡。丹霞的山石拟人拟物、拟兽拟禽,宛如雕塑大师的一尊尊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因其山石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狭义的丹霞山仅限于北部的长老峰、海螺峰和宝珠峰构成的山块,以宝珠峰最高,海拔409米。
广义的丹霞山包括了这里由红石组成的215平方公里的丹霞山区,即丹霞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区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呈现一种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桥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米—500米之间。整个风景区山石林立,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象万千,宛如一方红宝石雕塑园,故又称“中国红石公园”。
形成原因白垩纪中晚期(距今1.3亿年到7000万年间),伴随着南岭山地
白垩纪中晚期(图3)的隆起,丹霞盆地相对下陷,接受了大约3700米厚的河湖相沉积。其下部约2400米为一套以湖泊相沉积为主的红色碎屑岩,称为长坝组(K1-2c),岩性比较细软。上部约1300米为一套以河流冲积洪积相为主的红色碎屑岩,主要由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及少量粉砂岩组成,称为丹霞组(K2d),岩性比较坚硬。[3]
白垩纪末第三纪早期(7000万年前后)的地壳运动,使得丹霞盆地结束了沉积的历史,整个区域开始缓慢上升,盆地中沉积的红层转而遭受侵蚀。同时,盆地的差异运动使得地层产生了一系列北北东向断层及多组节理。但是直到距今3000万年前后,丹霞盆地的总体抬升量不大。
在距今3000-2000万年间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丹霞盆地曾发生了强烈的断裂变动和较大幅度的抬升,抬升幅度较大的盆地边缘长坝组及丹霞组地层皆遭受侵蚀。经历了1000多万年漫长岁月的剥蚀,到距今700-800万年间,丹霞盆地被夷平为起伏和缓的夷平面。锦江、浈江在这个夷平面上曲折蜿蜒地向南及向西南流动。
大约到距今600万年前后,丹霞盆地开始了多次间歇性上升运动,浈江、锦江也保持曲流下切,而每次上升都间以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并形成相应的夷平面,使目前的丹霞山区保留了600米、500米、400米、300米及200米等多级夷平面及多级河流阶地。我们现在看到的丹霞山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内随着地壳的间歇性上升与河流的间歇性下切而逐渐形成的。
地质特征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现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4]在对丹霞山及华南地区的红石山地作了深入研究之后,以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山为名,将这一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并很快为学术界接受与采用。此后凡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称为丹霞地貌。目前中国已发现的丹霞地貌有650多处,国外也发现了50多处。
陈国达教授(图4)丹霞地貌是一种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在内陆盆地中沉积的砂岩、砾岩等)地貌。也就是说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这也是丹霞地貌区最基本的景观要素,山崖、谷壁均由它构成。崖壁的不同组合,不同体量,组成了丹霞山群中的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各种地貌形态。丹霞地貌分布区,往往是奇山秀水相辉映,是构成风景名山的一支重要类型。目前我国的15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就有26座属于丹霞地貌名山。
丹霞山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南岭山脉内的一个构造盆地,地质学上叫做丹霞盆地。在距今1亿年以前,南岭山地隆起时,这里相对下陷,形成一个山间盆地,周围山上的泥沙碎石被流水带到盆地内沉积下来。不同的水量带来的沉积物粗细不同,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更细的叫粉砂岩或泥岩。由于当时地球上的温度比较高,盆地内部降水较少,属于一种高温干燥的环境,因此沉积物被氧化成铁锈红色。直到距今7000万年以前,形成了一套厚度约3700米,粗细相间的红色沉积地层,地质学上称为白垩系地层。其上部1300米厚的坚硬砂砾岩,称为丹霞组,丹霞山的群峰就发育在这丹霞组地层上。
大约距今二、三千万年前后,随着地壳运动,整个湖盆发生抬升,流水顺着断裂对这一红色沉积物下切侵蚀,山坡崩塌后退,保存下来的岩层就成为现在看到的红色山块,即丹霞地貌。据专家研究,丹霞山地区的地壳还在抬升,平均每万年上升0.87米。
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象,有流水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不同岩石形成的地貌更是千差万别,如花岗岩地区形成的花岗岩地貌(如黄山)、石灰岩地区形成的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如桂林)、红层地区形成的丹霞地貌(如丹霞山)等等。目前世界上除了南极洲不清楚之外,各大洲均发现有丹霞地貌,其中以我国最多,发育程度最好。丹霞山作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也是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也最优美的丹霞地貌区之一。因此丹霞山成为其他地区丹霞地貌对比研究的基地。
功能分区在上报联合国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中,功能区分为:
1、核心保护区,包括金黾岩地质地貌自然生态核心保护区和大石山地质地貌核心保护区。
2、丹霞山科教基地区,以长老峰为中心的北部地区。
3、夏富生产实验区。保护区内最大的一块沿河平原位于中北部地区。
4、缓冲保护区,主要保护典型地质地貌点和封山育林,对丘陵区全面绿化,可在规划许可范围内建设必要的旅游服务点。
同时,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在上述划分的基础上,地质公园又被划分为丹霞山景区、韶石山景区、大石山景区、矮寨景区和锦江景区等五个大景区。目前已经开发的范围主要在北部的丹霞山景区。
景区分布长老峰游览区长老峰游览区分为上、中、下三个景观层。下层为锦石
长老峰(图5)岩景层。有始建于北宋的锦石岩石窟寺,还有梦觉关、通天峡、百丈峡、马尾泉及最典型的赤壁丹崖等地质遗迹旅游点10多处。中层为别传寺观景层,有岭南十大丛林之一的别传寺,还有鸳鸯树、一线天、双池碧荷等景点。登丹梯铁索即上至顶层,可观赏整个丹霞山区大气磅礴的全景,及僧帽峰、童子拜观音、蜡烛峰等众多景观。是观日出、赏晚霞的大好去处。阳元山游览区阳元山景区因有天下奇石阳元石(高28米,直径7米)
阳元山(图6)而得名,景区可游览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景点为阳元石,另有坤元山(玉女拦江)、古寺狮子岩和混元洞、七座天生桥、三[5]处古山寨及众多拟人拟物、拟禽拟兽的山石造型等等,细美寨建于明代,寨门扼悬栈道之口,险若华山西峰。据专家考证,阳元石大石柱从阳元山大石墙分离形成,距今已有30万年历史了,现已和翔龙湖的阴元石结成伉俪,成为至善至美的夫妻石。这鬼斧神工的“天下第一绝景”,“孤留一柱撑天地”(明朝李永茂),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天地根”(明朝吴承恩),它时时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翔龙湖景区翔龙湖景区位于丹霞山南侧谷地,因其湖面轮廓似一条腾飞的表龙而得名。沿湖有龙须涧、九龙峰、仙居岩、雾隐岩、双龙壁、乘龙台、祈龙台、玉带桥、毓秀亭等多处地质地貌点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湖面轮廓看似一条长1350米的龙。湖水面有15公顷,龙头最深处18米。这里小径清幽、轻舟惬意、清澈透底、修筑烂漫,还可游览到道教张天师南游圣地—仙居岩,这里又是龙文化集中地,龙是我们龙的传人共同图腾,各朝代“龙”字摩岩石刻随处可见,其中最大的“双龙夺珠”崖刻,长28米、宽6米,是丹霞山最有规模的壁雕之一。锦江景区锦江景区锦江似一条玉带自北而南穿行于丹霞山群峰之中,沿岸赤壁临江,朱碧辉映,翠竹夹岩,秀色可餐。目前开辟水上游程10公里,沿途几十处景点串珠分布。下游至望仙亭,可见大石山似仙山琼阁风光;上游直到阳元山景区,经过景点有鲤鱼跳龙门、锦岩大赤壁、群象过江等,一路丹山碧水,风景如画。概括丹霞山之美可概括如下:形态美,丹霞山以山石造型奇特而著称,其山峰四壁由赤壁丹崖构成,拟人拟物、拟兽拟禽的造型地貌,构成其最基本的景观层次;结构美,丹霞山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尤其是在晨昏霞光背景下,山群更富有结构美感;色彩美,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加上藻类生长,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或暗褐色,干燥的红崖上藻类更是五颜六色,在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的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意境美,丹霞山的意境美突出表现为雄、险、奇、秀、幽五字。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在咏叹丹霞山水时,留下众多诗文题刻,就是从其山水中抽象、升华出来的意境之美。
人文特色丹霞盆地蕴育于晚古生代,形成和发展于中生代,被改造于新生代,其地质历史包含了从地槽—地台—地台活化(地洼)等三个阶段的完整旋回。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
马坝人遗址(图7)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作用将本地区塑造得秀丽多姿。
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和片状分布的山顶、山谷原始生态群落及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
丹霞山开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颇为丰富。丹霞山附近很久以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息,丹霞盆地西南缘还有著名的马坝人[6](尼尔德特人)头骨化石遗迹,是研究早期智人的重要线索。同时在狮子岩的石峡文化遗址,是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在这里,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奇闻逸事和民间传说,女娲造人补天,舜帝登韶石奏韶乐等等,既是一段段历史佳话,又影响了一方文化。
丹霞山又是岭南著名的宗教胜地,据传在秦汉时期就有得道真人道元在混元洞、狮子岩一带修行。隋唐时期开始有僧尼经营,在明清时期达到最盛。目前已发现石窟寺遗存达40多处,其中丹霞山上的别传寺被誉为岭南10大丛林之一。
丹霞山的开发史曾与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和政治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段戏剧性的历史。也正因为如此,形成了丹霞山宗教史中惨烈的悲剧经历。
丹霞山雅秀、奇险的美丽景色,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赋诗题字,留下了荟萃夺目的摩崖石刻和碑刻。
丹霞山附近的古越族先民,很早以前就利用天然岩洞结庐而居,山上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山寨,有“逢山有寨,逢寨有门,逢门必险”的说法。
地质公园内危崖绝壁众多,隐岩幽洞遍布,为岩棺葬或是悬棺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目前在韶石山、大石山和丹霞山中都已发现多处悬棺的遗迹。
坐落于韶关市的丹霞山,历史上就曾被列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为岭南第一奇山。
历史价值1、地貌学价值:学术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研究表明,从全球范围来看,作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具有唯一性;其丹霞地貌发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丹霞地貌科学研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地层学价值:丹霞山区的红色岩系,是全国中生代红色岩系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一直是华南地区丹霞组地层对比的标准地层,在地质学方面意义重大。3、生态学价值:丹霞山是晚近地质历史时期生态演替的典型区域。在距今2500万年前后,本区曾一度被夷平;距今600万年以来多次地壳抬升和流水下切,使四面悬崖围限的山顶古夷平面上和封闭的沟谷中,保留下原始的生态群落,包括演替至今的原始森林或原始状态的次生林,基本没有受到人为影响,成为宝贵的自然遗产。而在崩塌崖壁和崩积石块的表面,则又重新开始着由低级到高级的生态演替过程。 目前地质公园内尚保存了成片的准南亚热带雨林和天然次生林。林内藤蔓交织、层次丰富、郁闭度很大,极难通行。地貌类型和植被群落的多样性,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环境条件,保存着野生动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繁衍场所,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基地。4、科教价值:丹霞山地的层、构造、地貌表现、地貌发育过程、营力作用表现、自然环境和生态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中是最为详细、深入的地区,已经成为丹霞地貌对比研
丹霞岩洞景观(图8)究的基地;同时也为科普教育和开辟科普旅游创造了成熟的条件,是中学、大专院校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5、旅游景观价值:丹霞山同时是丹霞地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旅游景观价值极高。丹霞地貌作为风景资源主要包括赤壁丹崖[7]景观、造型地貌景观,丹霞群峰景观、丹霞岩洞景观、巷谷地貌以及与丹山碧水组合景观等。赤壁丹崖是其最基本的景观要素,各风景要素均带有赤壁丹崖的鲜明特色。在世界上的丹霞地貌景观中,丹霞山是被公认的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区域。6、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地质公园的附属资源,丹霞山还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里很久以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息,在东南部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该地区的文化发展与中原地区处于相当的水平。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奇闻逸事和民间传说。女娲造人补天,舜帝登韶石奏韶乐等等,既是一段历史佳话,又影响了一方文化和历史。
所获荣誉195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
200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2001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4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授匾挂牌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奥地利地质调查局局长汉斯·仙洛布先生向韶关市市长颁发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证书。
2004年6月27日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在北京召开后,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7月5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奥地利地质调查局局长汉斯·仙洛布(Hans P.Scholaub)先生,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原全国政协秘书长朱训,广东省副省长许德立,国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陈安泽,韶关市市长徐建华,副书记华培强,仁化县委书记邹永松、县长马水源等领导在丹霞山外山门为广东省唯一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举行隆重的“揭碑开园”仪式。
“揭碑开园”仪式在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丹
宋祖英(图9)霞山外山门前举行。来自国内外贵宾和省、市、县领导以及仁化县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50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晚上还举办了“世界的丹霞山”大型文艺晚会,国家一级演员宋祖英等[8]一大批著名演员名参加了演出,国家、省、市、县领导和来宾以及1万余名市民共度欢乐时光,庆祝丹霞山荣膺世界地质公园。
“揭碑开园”仪式在上午9时如期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和国家、省、市领导在离丹霞山外山门数百米处下车,踏着红地毯迈步向丹霞山外山门走来,受到了早就在这里等候的仁化县领导、干部职工和中小学生夹道欢迎,掌声、欢呼声、鼓乐声响成一片,国家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主持“揭碑开园”仪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奥地利地质调查局局长汉斯?仙洛布先生宣读了联合国批文,尔后,汉斯·仙洛布先生、许德立等领导来到座落在丹霞山外山门右侧的世界地质公园石碑前为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揭碑,礼仪队呜响大礼炮和放飞2000多个氢气球,整个仪式十分隆重和壮观。
公元2004年7月5日,是丹霞山走向世界的里程碑,标志着丹霞山树立名山形象和旅游品牌跃上一个新的起点。这天将永远载入历史史册!
晚上8时,在仁化县城体育运动场举行“世界的丹霞山”大型文艺晚会,国家一级演员宋祖英、宗庸卓玛、刘秉义等数百名演员到会参加了演出,国家、省、市、县领导和来宾以及1万余名市民组成10个方阵,挥舞着萤光捧和小红旗共度欢乐时光,庆祝丹霞山荣膺世界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