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楼垮垮早在2005年7月,车站大楼投入使用半年后就出现了问题,经山东省中级人民法院委托的山东省建筑科学院、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给出报告中指出,2006年3月17日至20日,在现场测试调查,屋面是用建筑垃圾充当保护材料,“保温层应是用珍珠岩,而建筑方用的是建筑垃圾,里面有塑料,木渣等废物。”
烟台汽车东站隶属于烟台交运集团,位于烟台市莱山区,2005年建成投入使用,北邻市政府,西连三滩住宅小区,东与体育公园相连,是连接烟台与威海两市通道的必经之处,日发送班次300个,发送旅客1000余人。
日前,车站主大楼已被迫封闭,车站也已搬迁至广场东侧。车站方拉出数十条横幅,打出“汽车东站大楼随时垮塌,请勿靠近!”的提示语,防止市民靠近,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大楼运营半年时间,墙皮就开始出现脱落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脱落墙皮越来越多。”烟台汽车东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楼墙体内放置的钢筋已腐蚀成了粉末了,楼体不少地方都有裂痕。
据工作人员介绍,车站大楼共5层,在2005年建成后,一至三楼投入使用,“低三层有装潢材料的掩盖,情况不算太严重。”四楼的毛胚房情况尤为糟糕,楼板很多地方已经鼓出来,用脚随便踩踩都可能出现裂痕,用钥匙就能撬起大块大块的水泥沙浆,下面露出的钢筋已经有锈迹。
该工作人员表示,车站邀请专家对大楼进行鉴定指出,此楼随时会垮塌,有可能发生脆性断裂,人员在里面非常危险,所有的办公单位已经搬出。“打出横幅是为了提醒广大市民‘此楼危险’。”
楼垮垮焦点访谈《焦点访谈》2009年11月13日完成台本
——谁该为“楼垮垮”负责
演播室主持人 张羽: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不久前,烟台市汽车东站的大楼上挂出了一个醒目的条幅,上面写着:“大楼随时垮塌!请勿靠近!”。而据记者了解,这个建筑面积约两万平米的汽车站是2001年底开工建设,2004年6月才竣工的。但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5年左右的时间,汽车东站就成了一座危楼,当地老百姓套用时下的时髦用语把它叫“楼垮垮”。
记者 李娟:
现在但凡从烟台汽车东站路过的人恐怕都跟我一样,心惊胆战。为什么呢?大家看,这个车站的外墙上,到处都贴着这样的条幅和警示的标语,不断地告诉大家,“此楼随时垮塌!请勿靠近!”那么一个已经建成并且运营了差不多5年的汽车站为什么突然关闭,并且成了一栋危楼了呢?我们决定冒险,带大家进去看一看。
解说:
在烟台汽车东站值班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东站的候车大厅。
记者:
都掉下来了,这水泥。
陈培合 烟台汽车东站安全科科长:
这天花板是在使用过程中,刚开始是发现水泥块开始鼓包,鼓包以后后来自动就开始往下脱落。经过检测,你们可以看见,里面的钢筋由于风化以后,钢筋膨胀,膨胀以后钢筋粉末把水泥块顶下来。现在我们所看见的这些地方都是经过长时间以后自然脱落的。
解说: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烟台汽车东站是2004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可是仅仅半年后,也就是从2005年2月份开始,候车大厅的天花板就出现了水泥快脱落的现象,而且越来越严重。
记者:
本来你们设计的天花板上层是什么?
陈培合:
是一个大型的洗浴中心,这个水池如果是掉下来,应该说是,让我来想象,应该是这个楼层整个就垮塌下来,连着水,带水池,带这个楼板,肯定都得掉下来。
解说:
记者沿着楼梯继续往上走,看到的情况更加让人触目惊心,连承载楼梯的大梁也没能幸免,被严重腐蚀的钢筋几乎都成了粉末状。
在这栋建筑面积将近两万平方米的车站大楼里,墙体脱落,钢筋锈蚀的现象比比皆是。在二楼这个设计为洗浴中心的地方,工作人员简单测量了一下,楼板的实际厚度约为10厘米,而它的设计厚度本应该是70厘米。由于经常有水泥块脱落的现象发生,车站大楼投入运营后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陈培合:
这个楼建成以后,在我们车站开业营运过程中,由于售票大厅门口这个地方,梁上的钢筋由于膨胀,将水泥快撑裂以后,掉下来,将两个准备进站乘车的乘客,打在进站乘客的身上。经过医院检查,软组织挫伤。
解说:
其实早在2006年4月,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就对该楼部分楼层出具了鉴定报告,并做出了八项不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鉴定结论,还直接指出屋面的保温层中夹杂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编织袋、塑料袋及木条等杂物,造成安全隐患。
2008年7月,该检测中心再次对烟台汽车东站大楼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测。相关专家在2009年2月出具的这份检测报告中发表了以下意见:仅仅四年,锈蚀速度如此之快,是少见和惊人的;该工程的质量问题如此严重,是非常罕见的,必须刻不容缓,迫在眉睫地采取措施;最后该检测中心还给出了1区酒店部分需要加固处理,2区、3区也就是车站、洗浴中心和超市部分应予以拆除的处理意见。
傅志良 烟台汽车东站总经理:
山东省科学院出来鉴定报告以后,我就打申请封闭车站、关闭车站,这个报告打给的是烟台市交通局。
解说:
傅志良是烟台市的民营企业,烟台交通发展公司的法人代表。据他介绍,烟台汽车东站是由他们公司和烟台市交通局合资兴建的,其中烟台市交通局投入1030万,占40%的股份,他们公司投入2800多万,占60%的股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明确规定:“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而且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记者了解到,汽车东站项目的承包人是烟台市清泉建筑建材有限公司,这是车站所在地的一家村办企业,当初与之竞争的还有烟台市最大的国有建筑公司——烟台市建设集团。
记者:
当时这个项目有没有正式、公开招投标?
傅志良:
公开招投标了,但是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记者:
你的意思是说,当时在招投标的时候是有人为的因素?
傅志良:
就是人为,我们就是想用烟台市监视集团,而交通局局长权良宝非得用清泉建筑公司,我们没有办法,只能听他的意见,给了清泉建筑公司。
记者:
你怎么能证明是局长非要你们这样做?
傅志良:
他给我亲自打的电话,第一他给我亲自打的电话,我们这边还有确凿证据。再一个,就是我们交通局基建办公室,我们四个人开会商定用烟台市建设集团。
杜福堂 时任烟台市交通局副局长汽车东站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我们在议论这件事期间,我觉得应该选择一个资质比较高的(建筑企业),这样将来质量上比较放心。同样情况下,应该选择资质比较高的单位,信誉比较高。
记者:
现在还是有人在反映,当时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交通局的一把手局长权局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要求大家把这个标给清泉建筑公司。这个事情你了解吗?
杜福堂:
这个我不清楚。
记者:
您听说过吗?
杜福堂:
我听说过,但是我不清楚。
解说:
就此,记者多次电话联系烟台市交通局局长权良宝,但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依然无法联系上。烟台汽车东站招投标过程中是否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但即使招投标环节出了问题,在监理的环节仍然可以把住质量关。按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大中型公共事业等必须实行监理,而监理如果到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是随时可以被发现的。
这份监理中标通知书中显示:烟台市工程建设第一监理公司负责对烟台汽车东站工程,以及保修阶段全过程进行工程监理,费用为42.3万元。
傅志良:
监理单位是没有负起责任,因为负起责任的话,这个楼也不会这个样子。
解说:
除了招投标和工程监理这两个环节,在工程竣工后,还有最后一个关口可以让质量问题浮出水面,那就是工程验收。我们国家关于各种工程的验收标准都有详细的规定,不经过验收的工程根本就不可能被允许投入使用,然后这样一个质量问题非常严重的工程,却同样顺利闯过了这最后一道关。
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出具的验收证明中这样写到:汽车东站主体工程,我站已按规定进行检查,结构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质量基本达到相应验收规范的规定。
记者:
你们出具了这个合格的证明,但实际上这个工程现在又出现问题。大家就会问为什么你们会出具这样一个证明?您能跟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吗?
烟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计划科科长:
这个在电话上当中不太好说。
演播室主持人 张羽:
耗资将近4000万的建筑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成了一座危楼,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在烟台汽车东站建设的过程当中,招标、承建、监理、验收,只要有一个环节发挥了作用,“楼垮垮”都不至于出现。那么这四个环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谁来对此负责呢?问题已经暴露了,为什么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还没有一个部门对此展开全面的调查呢?这个环节又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尽快给公众一个说法。
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楼垮垮事后处理自2008年9月以来,烟台市政府已就汽车东站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针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烟台市安监局、交通局、建设局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办公会议,查找安全隐患,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停止使用候车厅等公共部位,并在周边设立围挡,防止人员进入。针对工程涉及的违法违纪问题,烟台市监察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楼垮垮成腐败警示馆设想耗资近4000万元的烟台市汽车东站大楼仅用5年就变成危楼,当地百姓称之为“楼垮垮”。而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部门对此展开全面调查。如此多的耗资,4000万元,用的是怎样的钢筋水泥建筑材料建起来的大厦,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成为危楼,烟台汽车东站大楼的修建者应该到吉尼斯总部申请“最短命钢筋水泥建筑吉尼斯纪录”!捧回“世界纪录”之后,铜质牌匾就挂在“楼垮垮”正门上方,让这座楼名扬四海。然后,按楼层摆设把它办成一座“腐败警示馆”。腐败警示馆设置建议:
第一层,“招标馆”。这座大楼,也是经过“招标”的,既然公开招标,为什么“龙种”没中标,“跳蚤”中了标?毫无疑问,是权力在干预,腐败在作怪。招标作为工程质量的程序保障,在无所不能的权力面前,变成为一种象征,这种现象不独在烟台。
第二层,“建设馆”。钢筋不到5年就腐烂不堪,这种“神奇钢筋”应作为偷工减料的典范,昭示工程建设的“潜规则”,也让世人看看现今这些腐败工程的质量水平。
第三层,“监理馆”。建设与监理分开,目的就在于希望用第三方来监督建筑工程质量,可是在无所不能的金钱面前,在无所不在的贿赂之下,工程监理也在迅速堕落,钞票到手,不监不理,合格报告照开。
第四层,“验收馆”。一座不足5年寿命的大楼,居然顺利通过当地工程建筑质量监督站验收,也算是“奇迹”之一。
第五层,“监督馆”。一座政府投资近4000万元的工程,建成后没有遇到什么天灾,仅仅使用4年多就成为危楼,居然没有一个部门介入,进行相关调查、问责。有关部门用这种态度对待纳税人的钱,应该设专馆纪念。
每一个馆,都要在醒目的位置摆放相关负责人的雕塑,把他们的大名镌刻于石以示纪念,把相关文件放在玻璃柜里,以供观瞻。在1~5层,开设“投币电梯”。从工程招标、建设、监理、验收、问责……如果有一个环节把牢,“楼垮垮”便不会出现,遗憾的是,在“投币电梯”的搭载下,建设单位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无敌,用4000万元制造了一堆前无古人的“豆腐渣”。
人越来越长寿,而建筑越来越短命,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