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驿藏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驿藏关,唐原州七关之一。《民国固原县志》记载,驿藏关即瓦亭关也。这里山岭奇特,峡水迂回,素称要道。关筑在瓦亭山西麓,瓦亭是东汉邮亭名,又是瓦亭关。由于驿站和关城在同一城内,唐时便名为驿藏关。此说如能成立,驿藏关即今固原县南瓦亭。有人怀疑,在相距不到20公里不可能连置两个关(陇山关、驿藏关)。

所以,仍需考古发掘,进一步考证,暂且以瓦亭而论。关城遗址残存,北高南低,依山傍水。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约1公里见方。北城墙建在山梁上。城墙现残高1-4米,基宽5米。

内城保存较好,东窄西宽,呈椭圆形,南北宽130-133米,东西长515米,城墙残高5-10米,基宽9米,顶宽3米。设东西二门,城外有护城壕。1985年被固原县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