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大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旅顺大坞位于旅顺黄金山景区北部,旅顺港口东面。今为4810厂。1875年,清政府委派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李鸿章大量订购外国军舰,为北洋水师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到1881年,北洋水师已成为包括铁甲舰、快船、运输船、鱼雷艇等共25艘舰船组成的舰队。有船还需建坞,于是在1881年,李鸿章选派马建忠前往旅顺进行勘察,马建忠将船坞选在黄金山下,同年秋,李鸿章亲临旅顺进行勘察,随后派袁保龄为旅顺筑港工程总办。1881年至1888年为建港一期工程,雇佣德国人汉纳根为顾问。可是到了1888年,“致远”、“靖远”、“经远”等订购的巡洋舰均已开到中国,而船坞尚未完工。为了加快速度,李鸿章将船坞又全部承包给法国人德威尼。同年12月签订合同,主要工程项目有:修船石坞一座,坞外停泊军舰的石澳,四周条石砌岸,修船辅助工厂九座,大库五座,铁路轨线2700米,起重机架五座,从龙引泉至大坞引自来水到1890年9月全部竣工,共耗白银1,393,500两。在建船坞的同时,又于1880年首筑黄金山炮台,1886年在旅顺西海岸修筑了威远炮台等保护船坞的岸炮群,1889年以后,修筑椅子山、案子山等三座陆路炮台,在椅子山东南修筑了松树山,二龙山等九座陆路炮台,配备大炮一百门左右。船坞和岸、陆炮台的建成,使旅顺口成为一个完备的海军基地,为北洋水师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也使旅顺口成为中国近代最好的海军基地和举世注目的战略要塞。

解放后,旅顺大坞曾一度为苏军接管,1955年4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基地从苏军手中将其接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四O一工厂,1965年7月改称四八一O工厂。三十多年来,企业不断发展。随着战备的需要,船坞和厂房曾多次增建和维修。目前,除原有大坞小坞以外,又扩建一座五千吨级造船台,年生产力可达修船100艘∕40000吨左右,成为旅顺海军基地最大的军工生产单位。

这里也将成为风景名胜区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