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脷洲洪圣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历史沿革该古庙建于173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为当地居民所建。传说顺德陈村的罟棚渔民,认为能远航至香港一带作业,实有赖海神洪圣大王的庇佑,于是委托勘舆家在鸭脷洲觅风水佳地,建立洪圣古庙,祈求渔民出海平安。除洪圣外,庙内亦供奉关帝、太岁及观音。

该庙曾于1988年及2005年进行大型维修工程。[1]

建筑格局庙宇一般以四对柱承接屋顶的重量,而此庙内则有五对柱,其中第二对是用以承接庙侧卷棚式走廊的檐顶。前殿上的正脊为广东石湾制的花脊,装饰华丽,神态十分生动。[1]

历史文物该庙仍保存了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如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铸造的一口铁钟、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制造的祭坛和清朝期间的陶塑等。[1]

相关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是洪圣诞,岛上居民必筹办神功戏及巡游活动,酬谢神恩。[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