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纹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黎族纹身详细介绍所属地区: 海南 · 白沙黎族自治县

文化遗产名称:黎族纹身

遗产编号:Ⅹ-9 遗产类别:民俗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白沙黎族自治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遗产级别: 省

曾经沿着海榆中线公路沿途村庄探访黎村纹身的妇女,现在纹身的青年女子已没有了,得留纹身的只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据说,妇女在世不纹身,死后祖先不认,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所以未受纹身的妇女,死后必须在身上脸上用木炭划些图案才能入殓。在五指山市的黎族村寨中我寻访到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她面对着我很沉默,说不清纹身的缘由,只说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现在年青人都不理会了。

纹身是一件很纯洁的事,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还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纹,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不同支系的黎有着不一样的纹法。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年青女子几乎不再去纹身,手艺也已在失传,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1]纹身实例纹身,黎语叫“打登”,亦叫“模欧”。海南汉语叫“绣面”或“书面”。西文则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黎族人民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纹身是祖先定下的规矩,女人如不绣面、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绣面、纹身多于十二岁左右起纹,黎族人称为“开面”。 这些纹身伴随着她们的一生 尽管在很多人看来,皮肤上刺文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刺方言文身在黎族传统中却是神圣而纯洁的。 仪式需要选择秋天中的一个吉日才能举行。村中的主文婆在女孩的娘家主持仪式。在女孩的房间中,主文婆用鸡毛或灯心草蘸着干香草加炭灰沤制成的蓝黑色文水,在女孩的脸、颈、身体和四肢上描画出代表本支黎族图案符号的文图。之后,主文婆用竹刺或藤梗叶做的文针按所画文图一针一针地文刺……等文水渗入女孩的皮肤中,刺上的文身就会终生保留下来。

文身刺好后,主纹婆还会用龙眼树叶煮成的水为女孩擦洗身体,以防感染。

关于黎女纹身的记载和传说各有不同,据说黎族先人越人是崇拜蛙、蛇图腾的,所以他们就喜欢在自己的衣服与身上绣上与蛇虫一样的图案。清代后有"黎女以绣面为饰"之说,并且黎女绣面也体现出品肩负贵的等级关系,绣面是有身份妇女的一种装饰,奴婢是不准绣面的。为区分氏系,黎族各方言区中绣面的图文会有所不同。

岁月也带不走渗入皮肤的颜色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 黎家人纹身习俗自古以来都有定制,因为他们把纹身看成民族的标志。如果生时不纹身绣面纹上本家或本支系的特定标志,死后则祖先因子孙繁多,难以遍观尽袒。倘若“祖宗不认其为子孙,则永为野鬼”。再则,在上古时代,种族之间常发生互相残杀的悲剧,把俘虏妇女作为战利品。由于种种原因,妇女将成年时,务必进行纹身,易于辨识,亦藉免为俘虏。所以,“黎家男女周岁即纹其身”。

可以很清晰的看见纹身的颜色 以几何方形纹作为主要图案 纹身时不仅图有定形、谱有法制,连施术年龄亦有所规定。各族按祖传之图案进行纹身,绝不能假借紊乱。例如,美孚黎妇女,以几何方形纹、泉源纹或谷粒纹组成的图案,而润黎则以树叶纹或方块形成图案。青蛙是黎族最崇拜的动物之一。黎族纹身常以青蛙作为主要图案。女子只要长大到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时,都毫不例外,必须按照祖先遗留下来的特殊标志接受纹身。倘若违背或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按时纹身,不幸与世长辞,亦不可避免的用木炭按本民族祖先遗留下的特殊标志在纹身的位置,画上图案,才能将尸体置于棺枢之中。不然,就没有资格埋葬在黎族集体的墓地之中。

关于纹身的传说

村寨中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远古时,洪水泛滥,老先与荷发兄妹躲进大南瓜,漂到了海南岛,兄妹俩人在岛上寻找人烟,但没有找到。为了延续后代,妹妹荷发纹身纹脸,使哥哥不能相认,于是结成夫妇。这故事与黎族创世纪的歌唱很相似。

纹身是一件很纯洁的事,要选吉日,还有一些禁忌,一般是在秋季,还要选日子,如龙日、猪日、牛日,但不能在虫日刺纹,那是要被虫咬溃烂的。不同支系的黎有着不一样的纹法。

古老而独特的纹身之美,正在逐渐消失,年青女子几乎不再去纹身,手艺也已在失传,只能在历史中去回味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