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元善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经元善案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月,慈禧太后立溥隽为皇储,准备废光绪帝。上海电报局经元善因联合1231人发出反对废立的电报,遭清政府缉拿。由于保皇会在澳门有较大的势力,经元善于1900年2月中旬辗转来到澳门。清政府向澳葡总督交涉,要求引渡。澳葡当局遂将经元善逮捕,囚禁于大炮台。澳门保皇会人士全力对他进行援救和保护。澳葡当局也想通过这样的机会否定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中有关“照向来办法”查交中国罪犯的条款,指出经元善是政治犯,拒绝引渡。清政府派人到澳门控告经元善“拐款逃走”,是刑事犯罪,并派证人赴澳门对质。澳门保皇会会长何廷光花费重金全力救援,港、沪等地人士和海外华侨也纷纷声援。逼于中外舆论压力,澳葡当局于5月12日正式照会清政府,指出有关经元善拐款逃走之控告不确实。后又经葡萄牙高级法庭复核,在当年年底,葡国政府最后确定经元善是政治犯,予以释放,并给予政治避难。[1]

人物简介

经元善

名字:经元善

字:莲珊

号:剡溪聋叟

出生日期:1840年

籍贯:浙江上虞驿亭经家村

人物经历:经元善不但自幼好学,其好善之举更胜于父亲经芳洲。17岁时经元善奉父命到上海学商,后以经营钱业闻名。常常散发赈款,救活灾民众多。此后几年鉴于各省灾害频繁,经元善便邀集江浙沪绅商,成立了“协赈公所”,筹募善款数百万,以救济灾民。当时的上海地方官把他的善行上报北京,经元善亦因此得到朝廷的嘉奖达十一次之多,朝廷还封了经元善一个江苏候补知府的虚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