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雕为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亦作“斵雕为朴”。

亦作“ 斲琱为朴 ”或“斲雕为朴”。

注释:谓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谓斲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 汉 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

示例:晋灼云:‘凋,弊也。斲理凋弊之俗,使反质朴也。’”《汉书·酷吏传序》作“斲琱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斲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梁书·敬帝纪论》:“然不能息末敦本,斵雕为朴,慕名好事,崇尚浮华。”《陈书·宣帝纪》:“斲雕为朴,庶几可慕,雉头之服既焚,弋绨之衣方袭,捐撤之制,前自朕躬,草偃风行,冀以变俗。” 章炳麟 《文学说例》:“斲雕为朴,亦尚故训求是之文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