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旅游景观(cave landscape)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洞穴景观。由于岩溶作用或熔岩流动冷凝、差异风化和构造裂隙等作用,可形成有旅游价值的各种洞穴。它包括溶洞、熔岩洞以及其他沉积岩、侵入岩因侵蚀、风化、崩塌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洞穴。其中具有旅游价值的溶洞,是在碳酸盐岩或其他可溶性盐岩类地层中形成的奇特洞穴景观和发育在新生代玄武岩中因岩浆流动不均衡冷却所造成的熔岩流洞穴。如海南琼山卧龙洞,熔岩洞穴,长约3000米,宽约10米,高约7米;仙人洞熔岩洞长1217米,宽12~41米,熔岩洞大厅高14.7米,面积5800平方米。黑龙江镜泊湖火山熔岩洞穴,长2000米;五大连池有两处熔岩冰洞,盛夏坚冰不化,有的还形成“冰河”。另外,还有后期崩塌、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观赏或科考价值的洞穴溶蚀、堆积景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