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箫·盼断归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况作品名称:【双调】碧玉箫·盼断归期[1]

创作年代:元

作者姓名:关汉卿

作品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名称:双调

曲牌名称:碧玉箫

原文【双调】碧玉箫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一搦⑴腰围,宽褪⑵素罗衣。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⑶。拣口儿食,陡⑷恁的⑸无滋味。医,越⑹恁的难调理。

注释⑴一搦:一握。此处形容腰细。

⑵宽褪:指女子因身体消瘦,而使衣带显得宽松。

⑶没理会:不明白。

⑷陡:突然。

⑸恁的:如此的,这样的。

⑹越:格外,特别。

译文一天天地盼,也不见你回来,划线的金篦梳也磨短了。腰已经瘦成一握,素罗衣变得宽松了。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让人想不明白。挑着东西吃,怎么突然那么没滋味呀!这病呀,特别难治吧。

作者

作者关汉卿

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大都(今河北安国)人。大约生于公元1220年前后(金代末年),卒于公元1300年前后(元成宗大德初年)。与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首,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也是著名散曲作家,今存套曲14、小令35(一说57),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描绘都市繁华与艺人生活,羁旅行役与离愁别绪,以及自抒抱负的述志遣兴。[2]

简析此曲写闺妇的离愁。全词写思妇盼望离人回家却总也见不到离人的身影,而产生的痛苦心态以及可怜情状。主要以思妇的日常生活与内心感受来表现思妇盼君归的情景以及她身心脆弱的可怜之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