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纹金铛冠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蝉纹金铛冠饰,东晋(317~420年);尺寸:高5.5、上宽5.2、底宽4.5;长4.2、宽4厘米; 1998年南京仙鹤观6号墓出土、南京市郭家山温氏家族墓出土南京市博物馆藏。

[1]金质。顶部起尖,圆肩,底平,呈佛龛状。中间饰镂空蝉纹,边饰锯齿纹。周身用细小金粟粒焊接而成,蝉眼内镶饰已脱落。背部边缘有一周锯齿形卡扣。这种“附蝉为饰”金铛冠饰构思奇特,制作精致,为六朝时期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历史“冠”是古代对头上装饰的总称,用以表示官职、身份与礼仪之用。古代武官所戴的惠文冠,相传为战国时赵惠文王所制,汉以后侍中、中常侍都戴此冠,加黄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以示品行高洁,身份高贵。据《宛委余篇》云:“金取其刚,蝉居高饮清,貂内竞悍而外柔”,取其义而名为“貂蝉冠”,是一种高贵的冠式。《三国演义》中美女貂蝉为虚构人物,多半因高洁之意取名,来暗喻人物的性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