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皮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近日,经甘肃省贺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挖掘,当地衰落了多年的皮影戏被选送到自治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又称“牛皮影戏”、“灯影戏”,是长期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戏。它用灯光把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配合音乐、唱白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形式。它既是所有中国造型艺术(如剪纸、绘画、工艺美术、雕刻等)的结合,又是所有传统表演艺术(如京戏、地方戏、相声、口技等)的综合。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掌握皮影制作的不超过500人。

在贺兰县50岁以上的老人中,提起张晓存的“灯影子”,几乎无人不知,他能舞,能说,能唱,能敲,能打,成了当地皮影一绝。如今张晓存已过世,其5个儿子中仅四子张进绪子承父业。(记者季春静,通讯员罗旭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