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回顾1964 年1 月23 日,又一次轰动医学界的创举开始了。美国有名的心脏
外科专家哈代,首次将换心术用于人类。他从体重150 磅的黑猩猩胸内取得
心脏,为一例患高血压心脏病濒于死亡的老人做了换心手术。移植一完成,
这个黑猩猩的心脏在老人身上立即有规律地跳动。但是遗憾的是,只经历了
一个半小时,心跳停止了。后来才知道,这是由于黑猩猩与人是两个不同的
种族,生物学上属于异种,彼此的组织细胞不能相容,于是在人体上急剧地
发生了排斥黑猩猩心脏的“排异反应”,所以这个心脏无法再发挥作用。这
例手术虽然未能获得成功,可是它坚定了人们在人与人同种之间进行换心术
的信心,也揭开了拯救处于死亡边缘患者的换心序幕。
在众多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医学家们对人类的心脏移植跃跃欲试。1967
年12 月3 日,在南非开普敦市,伯德纳医生给一位久治不愈的心脏病患者施
行了换心术,供心者是一位因车祸发生颅脑损伤死亡的年轻人。在车祸发生
后不久,伯德纳医生及助手们迅速地取下了心脏,并且用低生理盐水灌注,
暂时保存下来。另一边呢?宁静的手术室里那位54 岁的病人早已躺在手术台
上。经过低温麻醉,打开胸部,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模拟人体心脏搏动开始
了工作。伯德纳医生将病变的心脏切除,随后切断肺动脉和主动脉。随即将
那个年轻人的心脏从冰冻盐水中取出,放到病人原先那个心脏的部位。心包
腔里灌注冰盐水,使供心保持低温,先将供心左心房与受心残留的左心房后
壁吻合,再吻合供心与受心残留的房间隔,接着吻合右心房。等到左、右心
房都吻合,再依次吻合主动脉与肺动脉,移植手术完成。
“供者心脏移植上去了,不知道会不会跳动?”伯德纳医生喃喃自语。
伯德纳医生再一遍仔细检查所有吻合口是否漏血,在确认无误后,他用
手轻轻地开始地按摩这只心脏,也停止继续朝心包腔里灌注冰盐水,使心肌
温度逐步升高。只见心脏肌肉开始有些颤动,但还不是跳动,伯德的医生果
断地采用电击器方式帮助心脏跳动。
“跳动了!”见到这只移植心脏由慢到快,最后进入有规则跳动后,手
术室里雀跃欢呼。在心脏刚跳动后一段时间里,仍然保持人工心肺机体外循
环。以后在药物帮助维持足够血压的前提下,伯德纳医生停止了体外循环。
至此,这个移植心脏真正独立地工作了。
手术后,第12 天,病人已经能起床活动。
可惜,手术后第13 天时,由于连续几天严重肺炎,夺走了这个病人脆弱
的生命。至死,这个移植心脏功能良好。心脏移植终于成功了,它是人类医
学史上的一个创举。
1968 年1 月2 日,也就是伯纳德医生完成第一例心脏移植创举后的一个
月,他又施行了世界上第2 例心脏移植。这是一个患有严重冠心病,心脏极
度衰竭,呼吸艰难,全身浮肿与脸色青紫的老年患者。伯德纳医生又找来一
颗因车祸死亡的年轻人的心脏为他作了成功的移植术。吸取了第一例发生肺
炎的教训,这次术后格外地加强护理和药物治疗,移植心脏发挥着良好的功
能,仅仅在手术后第3 天,病人手术前的那一系列严重症状都销声匿迹了,
不久便可起床活动,术后第74 天回家。该病人生存了2 年多。
从此,心脏移植术像雨后春笋,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斯坦福的一批胸外科医生,后来居上,在以后
几年里连续施行了100 多例心脏移植,而且将近有一半人活着。其中有位名
叫维特里亚的48 岁男子,于1968 年11 月做了换心术后不但能参加各种体育
运动,而且身体出奇地健康。1978 年11 月,在他术后第10 个年头,在马赛
城举办了他的心脏移植成功10 周年庆祝活动,成为医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我国于1978 年4 月在上海瑞金医院也成功地为一位38 岁的男病人移植
了他人的心脏,生存108 天。
在心脏移植的征途上,医学家们还在不断地攀登高峰,换心术最大的问
题在于“排异反应”,以及由于防止“排异反应”应用药物所带来的各种感
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