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硐室稳定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地下硐室稳定性(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是指地下硐室周围岩土体的稳定程度。一般认为硐穴断面的大小与其稳定性呈线性关系,多硐口硐的通风条件好,湿度较小。反之单硐口硐的不良因素较多。衡量硐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顶板状况、危岩状态、硐底状态及堆积物特征、硐穴形态等。如块状或厚层碳酸盐岩,岩体完整、岩层平缓、无软弱夹层,岩层走向与硐轴线斜交,几乎无构造裂隙网络,硐顶无滴水,无地下暗河,无崩塌迹象,硐底无溶井或漏斗,这类硐穴属稳定硐穴。[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