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虐待是主体伤害客体的行为,一方面强调了虐待的主体和客体因素。虐待的主体和客体是虐待成立的必要前提。假如没有虐待的主体和客体存在,那么虐待就无从谈起了,虐待的行为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说《虐待论》的第一个贡献是更新了虐待的概念,那么它的第二个贡献就是阐明了虐待价值。新的虐待概念告诉了人们那些行为是虐待,那些行为为善待;虐待价值解答了人们憎恨虐待或喜欢虐待的缘由。
自虐——主客同体的虐待
按照虐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划分,虐待可以划分为“他虐”与“自虐”两大类。 自虐是一种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主客同体的虐待。它属于自己制造痛苦自己接受的行为,即施虐的主体又是受虐的客体,受虐的客体同样是施虐的主体。
《虐待论》是中国社会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发行的专著。
《虐待论》试以新的视角和思路,揭示各种类型虐待的表现和成因,评述虐待在整个物质世界复杂运动中充当的真实角色和所起的客观作用,并在全面认知虐待的社会意义的基础上进入对虐待控制的理性思考。
如果说《虐待论》的第一个贡献是更新了虐待的概念,那么它的第二个贡献就是阐明了虐待价值。新的虐待概念告诉了人们那些行为是虐待,那些行为为善待;虐待价值解答了人们憎恨虐待或喜欢虐待的缘由。
目录序言:
上篇:虐待的概念、主体和客体
虐待主体与客体关系图示
第一章:虐待的概念
一、虐待的古老含义
二、来源于英语的借鉴
三、法律对虐待的解释
四、虐待概念的界定
五、虐待的客观因素
六、虐待的主观因素
第二章:虐待主体与客体
一、 虐待的主体
二、 虐待的客体
三、 虐待的联系方式
四、 主客同体的自虐
五、 肉体与精神虐待的关系
六、人类是虐待的主力军
第三章:肉体虐待
一、肉体虐待的分类
二、故意谋杀
三、自杀与安乐死
四、自残自伤
五、人为灾难型肉体虐待
第四章:精神虐待
一、 精神虐待的性质
二、 精神虐待的种类
三、 思想控制
四、 精神骚扰
五、 溺爱与精神虐待
六、 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七、 情感折磨
八、经济虐待与疏忽照顾
第五章:性虐待
一、性虐待的种类
二、SM——有争议的性虐待
三、禁欲中的心理虐待
四、禁欲中的生理虐待
五、纵欲对主体的虐待
六、 纵欲对客体的虐待
七、 民俗中的性自虐
第六章:动物的虐待行为
一、动物虐待概述
二、动物对人类的虐待
三、动物对自然界的虐待
四、动物对动物的虐待
五、动物的自虐行为
第七章:人对动物的虐待
一、如何看待动物虐待
二、饮食型动物虐待
三、观赏型动物虐待
四、娱乐型动物虐待
五、使用型动物虐待
六、获取型动物虐待
七、习俗型动物虐待
第八章:自然界的虐待
一、 自然灾害型虐待
二、 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三、 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
下篇:虐待的成因、效果及控制
虐待原理流程图示
第九章:虐待的成因
一、 虐待成因的种类
二、 生理性虐待因素
三、心理性虐待因素
四、社会性虐待因素
五、自然性虐待因素
第十章:虐待的的工具
一、 虐待与虐待工具
二、虐待工具类说
三、国家型虐待工具
四、宗教型虐待工具
五、风俗型虐待工具
六、语言型虐待工具
七、武器型虐待工具
八、 自然型虐待工具
第十一章:虐待的效果与价值
一、 直接与间接虐待效果
二、主体与客体虐待效果
三、虐待效果与过程
四、自虐效果的异同
五、虐待效果与虐待价值
第十二章:虐待的评价
一、 评价虐待的前提
二、评价虐待的主观因素
三、评价虐待的标准
四、 评价虐待的陷阱
第十三章:虐待的控制
一、 虐待的发展趋势
二、虐待的难免性与可防性
三、对虐待控制的思考
四、对虐待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