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摘要印欧语系,波罗的海语族包括拉脱维亚语和立陶宛语等。

使用地区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系前苏联最小的三个加盟共和国。

发展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属同一语支即印欧语系列托-立陶宛语支,或称波罗的海语支,这种语支最接近于斯拉夫语支。

立陶宛语属东波罗的语支,与拉脱维亚语关系极近,主要通行于立陶宛。16世纪起,已有立陶宛文学语言。最早文献乃是1525年的“主祷文”、一部教义以及“万福玛利亚”的译文。19世纪时,立陶宛出现三种文学语言并同时使用:波罗的海沿岸低地立陶宛方言、东部高地立陶宛诗歌方言以及主要通行在与东普鲁士接壤地带的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现代标准文学语言是在西部高地立陶宛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共有32个拉丁文字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