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清代画家[清]山水学王晕。《历代画史汇传编韵》
二、近现代画家(1896~1989年)字铸九,号淡人。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幼于学塾习丹青,后入新学堂。业满,执教鹤溪小学。民国6年(1917年),入上海美专,毕业后留任教职。民国11年起,历任国立女师大、北平中华美术学院、辽宁美专、北平国立艺术学院等校讲师、教授。民国23年南归,任上海新华艺专教授。民国25年参加默社。与关良等共组九人画会,朝夕切磋,画艺日进。民国27年,立铸九画室于寓所环龙路(今南昌路)103弄3号,潜心美术研究。画宗西法兼纳中法,融合西画色彩性与国画水墨性,风格独特。擅长风景、花卉,尤善绘松。抗战胜利后,任北平临时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民国36年回居上海,寓陕西南路271弄63号。1954年,任中央戏曲学院华东分院教授。1962年,被聘为市文史馆馆员。出版有《钱鼎国画》、《钱鼎铅笔速写》等画集。
三、革命英烈(1884~1911)汉族,字定三,又字绍起。陕西白河人。少时在家乡读书,曾与同
学立“三戒”:“不下棋,不贪色,不吸烟。”仰慕民族英雄,曾自费考察汉唐古战
场遗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时井勿幕从日本回陕宣传孙
中山救国主张和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钱于翌年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1907)秋由陆
军小学堂毕业,又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步科深造。在保定,他与进步同学创建陆军同
学会、醒狮社、同胞会(又称同胞社)等组织,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宣统元年(1909)
春毕业,被派往天津大沽炮台等地见习,又游历了天津、青岛、上海、杭州、汉口等
地,广交朋友,大长见识。二年(1910)回陕,任陕西陆军混成协(即陕西新军)一
标排长、队官、督队官。为配合同盟会的反清斗争,与党自新、张钫等组织武学社,
名为研究军事学术,实为秘密联络机关;还与人合资在营房附近开设茶社,作为向士
兵宣传反清思想的场所。新军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中,有许多哥老会成员。为了联络他
们共同反清,钱加入了哥老会,以双重身份进行活动,使哥老会会众接受了孙中山的
主张, 并愿意“跟着党人干”(《辛亥革命在陕西》第361页)。这一年的六月初三
(1910年7月9日),钱参加了同盟会首领与哥老会首领在大雁塔举行的歃血结盟仪式,
史称“三十六弟兄会盟”。
宣统三年(1911)五六月间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鼓舞了陕西革命党人起义的勇
气。这年八月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促使陕西革命党人加快起义步伐,在西安的同盟
会领导人与部分新军官佐、哥老会首领集会紧急磋商,拟定九月初八(1911年10月29
日)举事。然而,川省保路斗争和武昌起义也使清王朝大为震惊。陕西抚署和西安将
军府为防境内民变,决定将革命力量最强的新军二标三队和一标二队分别调往汉中、
宝鸡、凤翔、岐山等地。钱获得消息后认为,两队新军调离西安,势必分散革命力量,
使省城起义计划无法实现; 于是提出召开紧急会议, 重新确定举事日期。八月三十
(1911年10月21日)同盟会、哥老会与新军领导人再次开会,决定乘新军开拔前动手,
时间定在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谁来担当起义首领? 按当时的威望,首推钱
鼎。但钱却说“自己的才能和声望难负此重任”,力荐协司参军官(参谋长)张凤翙
指挥全局(《辛亥革命在陕西》 第363页)。九月初一上午,同盟会、新军和哥老会
70多人在西安西郊林家坟开动员会,公推张为首领,钱为参赞,决定当天闻午炮起义。
战斗打响后,钱率所部一标三营官兵首先拿下西关,收缴了陆军中学堂的枪械;接着
攻入城内,占领制高点鼓楼;同时通知陆军中学堂教官马晋三,指挥学生军占领藩台
衙门,保护了藩库内的70万两库银。次日,他与万炳南、张云山指挥起义部队攻克了
“满城”(亦称八旗驻防城)。
西安光复后,陕西军政府(即秦陇复汉军政府)于10月27日成立,张凤翙被推为
大统领,钱和万炳南被推为副大统领。为迎击清军的反扑,就在军政府成立那天,钱
自请督师东线,守卫潼关。当时,由于军政府刚宣布成立,军令尚未统一,派往东线
作战的营队未能随主帅同时开拔, 钱仅带学生军及护兵30余人出西安东行。11月1日
到渭南时,被当地劣绅韩映坤煽动刀客武装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