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保护基金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多样性保护

住所: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外西革新里98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标志

类型:√ 非公募

公募基金会募捐地域:√ 全国 地方(具体地域)

宗旨:为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人类美好家园。

业务范围:募集资金 专项资助 国际合作 业务培训。

原始基金数额:(大写数字) 贰佰肆拾万(币种) 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姓名) 胡昭广 (工作单位及职务)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 北京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

基金会登记时间:1997年4月14日

批准文件/证书编号:基证字第0021号

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基本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

中国科学技术协 会批准注册,专门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民间非营利性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其前 身是成立于1985年从事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的中国麋鹿基金会。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热点,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1992年6月在巴 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我国成为《公约》缔约国之一。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 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纷繁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极为丰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总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 的良性循环,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实现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国内各专业机构做了大量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工作,受到全社会和海内外有关方面的广泛支持。为进一步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 工作,我们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外有关专家和专业机构的建议,特成立中国生物多样 性保护基金会。

组织结构名誉理事长 吕正操 林丽韫 郑一军 刘 恕 潘 岳

名誉副理事长 王扬祖 陈健心 劳伦斯·罗 陈建伟 万本泰 卢晓明

名誉理事 贝福特公爵 八岛继男

创会理事长 张健民

创会副理事长 金鉴明 季延寿

创会理事 陈昌笃 王献溥 汪 松 王宗 祎 宋世孝

理事长 胡昭广

副理事长 刘培温 王礼嫱 张佐双

理 事 胡昭广 季延寿 金鉴明 王礼嫱 刘培温 张佐双 方运河 王丽水 张林源 孙小梅 吴兆铮 严 旬 蒋高明 朱广庆 刘子琪 卢晓明 李黎民

监事长 田小平

秘书长 方运河

副秘书长 蒋高明

秘书处 集资部主任 方运河(兼)

联络部主任 胡京仁

办公室主任 张春芳

相关资料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以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建立人类美好的家园为宗旨,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动员社会公众热爱大自然,增强自然 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广泛联络国内外友好团体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为实 现本会宗旨提供支持和资助;组织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开展科学研究,推广科技成果, 提供咨询建议,进行人才培训;设立专业基金和奖励基金,对于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给予资助和奖励。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由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知 名人士及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团体和个人代表组成。在理事会的领导下,积极推动基 金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基金管理上,建立独立健全的会计、审计和监督制度,接受主管部 门的稽核、检查和监督,尊重捐赠者的意愿,保证本会基金用于资助符合本会章程的活动和 事业。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 项全球性任务,是协调环境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署,标志着人类保 护生物多样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中国生物 多样性保护基金会衷心希望同国内外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团体和人士建立友好往来,相互 支持合作,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共同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人物介绍吕正操

生于1905年,原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吕正操

中国麋鹿基金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热心并支持大自然保护事业。他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张健民

生于1929年,爱好足球运动,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北京市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中国麋鹿基金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现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20世纪80年代积极支持“麋鹿还家”工作,亲自批准北京南郊农场无偿提供960亩湿地,建立北京市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即北京麋鹿苑。为了建立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亲自率专家组向湖北省石首自然保护区赠送麋鹿。20世纪90年代,又积极为创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募集资金、推选新的理事长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