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言语听觉中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研究室成立于1988年,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机器感知系统为目标,在语言信息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和听觉信息处理等相关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注重以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推动技术创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在过去二十年中,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研究领域:

1.智能语音信息系统及人机交互技术:统计语言信息处理、智能人机对话、智能信息检索、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

2.听感知机理和听觉计算模型:听觉神经生理、听觉神经心理、听觉心理物理、听觉场景分析计算模型等。

近年来,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在国际和国内学术评测中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科研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项目(863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项目(2006AA01Z196),智能中文搜索引擎技术研究及平台构建,2006.12-2008.12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项目(2001AA114181),移动互联环境下的身份识别:限定文本的说话人确认技术研究及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2001.10 – 2003.12

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项目(参加单位)(2006AA010103), 多语言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品开发,2006.12 – 2008.12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参加单位)(973)(2004CB318005),数学机械化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数学机械化在生物特征识别中的应用,2005-2007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参加单位)(973),数字内容理解的理论与方法(004CB318100)子课题:音频场景分析(2004CB318105), 2005-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加单位)(60435010),基于感知学习和语言认知的智能计算模型,2005.1-200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0535030),汉语与英语听感知差异机理及应用研究,2006.1 – 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项目(60075017),基于统计学习的多专家模型的研究及在机器知觉中的应用, 2000.1-200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单位)(60172055),基于段特征分布及听觉机理的抗噪音语音识别方法研究,2002.1-2004.1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60305004),听觉场景分析和听觉定位计算模型,2004.1 – 2006.1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60605016),语音识别中多层语言知识建模及全局解码算法研究,2007.1 – 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0670697),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觉系统对基音信息处理的若干问题研究,2007.1 – 2009.12

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2012),语音导航的GIS/GPS系统研究及其在PDA上的应用,2001.1 - 2003.12

教育部、科技部及其他部委资助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汉语英语可懂度差异研究,2005-2008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财政专项(参加单位),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天地网结合项目: 个性化课件的研究与制作系统,2002-2003 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奥运科技专项子课题,基于网络的对话旅游资源查询系统,2003.7-2004.8 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2003033081),听觉定位计算模型研究,2002-2004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语音字幕自动生成技术的应用研究,2006.10 – 2007.10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音视频节目的语音内容检索技术的应用研究,2006.10 – 2007.10

北京大学资助项目

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项目(985),中港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建设:智能语音信息系统研究,2000-2003

其他项目:

北航北京大学研究院项目,网络环境下的计算理论与计算复杂性研究,2005-2007 北京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研究项目,数字奥运行动规划:数字残奥会的特殊需求,2002-2003 中文含噪语音识别性能的评价技术研究,日本丰田,2005.4-2006.4 基于偶极子扬声器对的三位虚拟环绕声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2006.4-2006.7

科研、教学获奖:

1994年及1995年,迟惠生教授两次获得国际神经网络学会颁发的“神经网络领导奖”(Neural Network Leadership Award)。 1997年,参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工作,作为集体成员之一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神经网络理论及其智能信息处理应用基础”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并被评为当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0年,吴玺宏教授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005年,吴玺宏教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 2005年,迟惠生教授作为第一署名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论文获奖:

2000年,获国际神经网络联合大会 (IJCNN'2000) “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 2002年,获第十二届全国神经计算大会 (12th CNNC)“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 2005年,获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8th NCMMSC)“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

国际国内学术评测:

2006年,参加ACL-SIGHAN组织的中文分词国际评测,取得单项第一名。

2005年,参加美国国家技术标准局举办的“自动内容抽取(ACE)”国际评测,取得单项第一名。

2004年,参加“863”计划中文信息处理与智能人机接口技术评测,取得“中文命名体识别”任务的第一名。

2004年,“电视字幕的文本语音自动对齐系统”代表学院取得2004年北京大学“挑战杯”理科硕士生组第一名。

2003年,“基于音频广播的隐藏通信工作”参加由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主办的DSP大赛,取得三等奖。

研究室负责人

吴玺宏

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与机器听觉、听感知计算模型、心理声学、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人机交互等

研究室成员

迟惠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器感知、听感知机理及其建模、信号与信息处理、语音信号处理

罗定生

副教授、博士

机器学习、语言信息处理、语音信息处理、听觉信息处理等

曲天书

讲师、博士

计算机听觉场景分析和三维计算听觉信息

博士后

吴春尧

博士后

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抽取技术

博士研究生(自然语言理解方向)

林小俊

张猛

李冬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