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饬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脩饬

拼音:xiū chì

注音:ㄒㄧㄨ ㄔㄧˋ

[词语解释]

(1).谨慎整饬,不违礼义。《荀子·君道》:“脩饬端正,尊法敬分而无倾侧之心。”《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北史·羊烈传》:“ 烈 家传素业,闺门脩饬,为世所称。” 宋 欧阳修 《举苏轼应制科状》:“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灿然,论议蠭出,其行业脩饬,名声甚远。”

(2).指约束言行,使合乎礼义。 明 方孝孺 《答胡怀秀才》:“所愿者先乎道而后乎文,脩饬其身心而无预蕲乎声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