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惕厉

拼音:tìlì

基本解释

[be on guard against;be vigilant] 警惕,戒惧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易·乾》

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后汉书·马皇后纪》

详细解释

亦作“ 惕励 ”。警惕谨慎;警惕激励。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任贤惕厉,宵衣旰食,讵追三五之遐轨,庶绍祖宗之鸿绪。” 宋 王禹偁《右卫将军秦公墓志铭》:“公谨俭惕厉,卒以无咎。” 明梁辰鱼《浣纱记·游春》:“迩年以来,邦家多故,庙乏善策,外有强邻,正君子惕励之时。” 清魏源《<简学斋诗集>序》:“乃今读其诗,清深肃括之际,常有忧勤惕厉之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