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阳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秦置。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设历阳县(治今安徽和县历阳镇)因“历阳县南有历水,县因以为名。”属九江郡。

汉王元年(前206年)四月,历阳县(治今历阳镇)改属英布九江国(都六,今六安市北城北乡白沙城)九江郡(治寿春邑,今寿县城关镇)。三年,项羽封范增为历阳侯,为侯国,建历阳城,又名“亚父城”,旋因增亡仍为县。高祖五年(前202年),改属英布淮南国(仍都六)九江郡。

王莽篡汉,改历阳县为明义县。

东汉复名历阳县为扬州治。东汉末废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恢复历阳县(仍治今历阳镇),改属扬州淮南郡(仍治寿春,今寿县城关镇)。

永兴元年(304年),分淮南郡的历阳、乌江2个县置历阳郡,历阳为郡治所。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咸安元年(371年)、太元十二年(387年),豫州三治历阳。历阳为州治所。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宋代晋,历阳(仍治今历阳镇)属豫州历阳郡(治历阳)。

南朝宋升明三年(479年)四月,齐代宋,历阳属南豫州(治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历阳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历阳县属和州(治历阳)。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和州为历阳郡(治历阳),历阳县属之。

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封吴王,改历阳郡为和州(仍治历阳,今历阳镇),历阳属之。

天宝元年(742年),和州改为历阳郡(仍治历阳)。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历阳郡复名和州。历阳先后属之。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历阳县属保信军和州(仍治历阳)。

宋熙宁五年(1072年),改属淮南西路(治扬州)和州。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庐州路改属淮南江北等处行省(治扬州路,今为市)。历阳县属庐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升历阳县为直隶和州,历阳县并入和州。

相关资料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四十三福地 鸡笼山 在和州历阳县[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