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石油勘探专家刘光祥,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出生于1969年3月15日。现任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盆地研究中心主任,2002年8月被聘任为高级工程师,2009年被聘任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0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历任民进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支部主任、中国石油学会、无锡北塘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务。
工作期间,主持完成实施完成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中石化科技部项目、西部新区油气勘探指挥部项目、西北石油地质局项目、勘探南方分公司项目或下属专项8项:《中国南方碳酸盐岩领域油气勘查战略选区研究》,《雅克拉-轮台地区断裂遮挡圈闭与油气运移关系研究》,《塔北阿克库勒及周边地区古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南方海相有效烃源岩及重点区块评价》,《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盆地油气勘探选区研究》,《松潘-阿坝地区红参1井跟踪研究》,《中扬子-黔中地区海相烃源岩生烃史研究》,《南方海相外围探区油气勘探潜力评价》。
协助主持和参加完成中石化科技部项目、勘探南方分公司项目8项:《南方海相重点区块油气保存条件研究》,《含油气盆地动态分析》,《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有效烃源及油气勘探方向》,《中下扬子区多源、多期成藏地球化学研究》,《中扬子南缘沉积-构造演化及勘探潜力分析》,《鄂西渝东区烃源条件及油气保存条件研究》,《周口盆地构造演化》,《南方海相烃源岩与盖层评价研究》等。
除完成科研任务外,先后完成合著专著1部(排名第1),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非核心期刊论文1篇。由于业务上勇于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先后荣获中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并荣获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4年度“先进工作者”,院庆五周年“岗位能手”,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届“青年地质科技奖”之“银锤奖”等荣誉称号。担任部门领导期间,盆地研究室还荣获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4年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
2、贵阳市农业办公室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简历
1985.08-1988.06贵州省清镇市教师进修学校师范专业学习;1988.08-1988.11贵州省修文县大石中学教师;1988.11-1992.11贵州省修文县委办公室工作员;1992.11-1993.03贵州省修文县委宣传部工作员;1993.03-1998.04贵州省修文县酒坪乡工作,历任副乡长、副书记、人大副主席(支持工作);1998.04-2003.11贵州省修文县纪委(监察局)任副书记(局长);2003.11-至今贵阳市农业办公室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04.02-2004.05 贵州省委党校处长班学习)。
分工
主管纪检监察工作。协助办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协助主任分管信息、信访、计生、综治、维稳、目标管理等工作。[2]
3、西昌市政协主席四川省西昌市人,男,汉族,1953年11月26日出生,1975年1月入党,大专文化。历任乡政府文书、乡武装部部长、乡党委副书记、乡党委书记、西昌县团委书记、西昌县委常委、川兴区委书记、西昌市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市商业局局长,1993年8月~2002年1月任西昌市副市长,2002年2月~2005年12月任西昌市政协主席。[3]
4、安庆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男,副教授,南京大学读博士。1971年出生,安庆师范学院1995年本科毕业,2001年获得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从事物理化学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具有导电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双功能自组装膜材料的制备和功能性研究”和“三维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磁性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自旋交叉配合物和分子电子学器件研究”并取得较好成果。2001年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得安庆师范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2002年被评为“安庆师范学院教坛新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