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图书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96年5月1日,陕西省文化体育科技中心工程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典礼,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动工兴建。新馆工程是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设计,省建八公司施工的我省"九五"重点工程之一,在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艰苦努力下,工程已于2000年11月竣工,2001年元月开始由省建质检站组织工程验收。

陕西省图书馆新馆位于西安市南郊,在城市主干道长安路和南二环路交汇的立交桥西北部。是陕西省文化体育科技中心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馆占地2.03公顷,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500万册,可设各类阅览座位2500个。主楼11层,裙楼5层,地下1层,整个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置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电子阅览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

新馆采用现代、高效、灵活、实用、经济的设计,平面呈变形的"工"字形。从省情出发,既考虑了自然采光与通风,又符合现代化图书馆相对集中的要求,采用了全楼中央空调设计。为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各层均按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设计,为图书馆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灵活性。在空间构成上,馆前有宽阔的半圆形广场,围廊内有前庭,室内有四层通高的中庭,阅览室之间有宁静的内院,通过多功能厅两侧的通道可到达与美术馆共用的文化广场。这种空间构成丰富了图书馆的室内外环境,为城市提供了公共休闲空间,为读者提供了具有文化品位并富有浪漫色彩的活动场所。在建筑艺术处理上,突出了现代典雅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建筑风格。在高层书库塔楼顶部和四个塔式楼梯间顶部均作向上起翘的檐顶,使建筑具有典雅、飘逸的气质,给人一种摆脱重力、奋发向上的力度感。同时,弧形檐顶敞向天空的形象也象征着吸纳人类智慧的渴求,与古代承露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反映陕西作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祥地的历史感,门廊柱顶上采用了从汉代石造柱头构件抽象而成的装饰,立面上采用了陕西省图书馆初创时期的藏书楼――"亮宝楼"具有的券形窗。

陕西省图书馆新馆将是一座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开放式、多功能、研究型、现代化公共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二十多个外借、阅览室,除古籍等少数特殊文献外,采用大范围开架借阅,大通间分区阅览这一先进的服务模式。主要业务工作采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管理,综合布线信息点设置800多个,为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目标,建设数字图书馆奠定了基础。除向读者提供完善的文献借阅、参考咨询服务外,还设有高标准的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教育培训中心,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宣传教育功能、满足读者文化需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