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

安义匾额书法雕刻

文化遗产名称: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

所属地区: 江西 ·南昌·安义县

遗产编号:Ⅷ-12

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南昌市安义县

遗产级别: 省

工艺概述板溪邹家自明朝中叶就以匾额书法雕刻为业,匾额不仅为当地人所喜爱,而且周边以永修县、奉新县、靖安县、九江、南昌等地都有人前来求购。因此,匾额书法雕刻生意兴隆。位于安义县城潦河南岸的板溪邹氏兄弟,继承了传统的匾额书法雕刻技艺,并以此为基础,独创了雕刻书法勾形刀。

传统阴文刻字方法是从笔画两侧斜刻出“V(威)”形,悬挂仰视时只看到笔画的平面槽口,刀槽内通常暗淡,立体上看缺乏艺术魅力。邹氏兄弟在长期的雕刻磨砺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了自己的“√(钩)”形刀法,其方法是先从笔画的一侧正切下刀,再从笔画的另一侧斜切收刀,形成了斜坡平面大小相等的度量,目测仰视时增加了厚实的立体感,改变了刀槽的光学原理,使原书的笔力真实感加强,表现力充分。下刀迅猛利落准确,收刀不复是“√(钩)”形创新刀法的主要特征。

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邹氏兄弟以传统木板雕刻复制书法技艺为基础,结合现代房屋建筑风格和灯光优势,使匾额制作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第一,运用钩形刀法刻字,利用现代室内灯光优势、展现书法名家名作不变的神韵和动态美;第二,全部作品工序由一人完成,改变了过去临写、雕刻和装璜技艺三分工,起到了书法雕刻复制艺术的完美结合,提升了艺术品位;第三,改变了传统匾额笨重,且字少面大的现象。在整块木板上雕刻字数多到成百上千,且形成了造型各异的产品;第四,注重了匾额装璜工艺与现代屋宇装璜的和谐统一。

邹氏兄弟创作的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书法雕刻荣获省文化厅颁发的《江西民间文化艺术精品(绝活)》三等奖。2006年10月26日—29日,其代表江西在湖北参加“中国中部六省(武汉)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取得了轰动效应。

作为第一批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进一步加强保护和传承。[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