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智诗:是汉字文学最具智慧与创意的表现,自古以来只流传两首。

一是北宋苏东坡,考倒西辽使者的晚眺诗:
长亭短景无人画,
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
曲江倒蘸侧山峰。
另一首是潮州古代才女尤孟娘,给远方丈夫一首情意绵绵的情诗:
长夜横枕意心歪;
月斜叁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
肝肠望断无来人。
西辽使者用他们创造的辽文写辽文诗考倒北宋皇朝的文武百官(因为辽文是从汉字变化而来,看起来像汉字,但又不是汉字)。苏东坡受到辽文改变汉字的启发 所以他也把汉字在书写上包括大小,长短,粗细,正反面或横直歪斜产生对汉字新的解释,以他的晚眺诗为例:
长亭(就是把一个亭字写的很长所以叫长亭)短景(就是把景字写的很短很扁叫短景)无人画(就是画字古写法中田字里面是个人字,但他人字不写出来,所以就变成无人画了),老大(就是把老字写的很粗很大就叫老大)横拖(就是把一个拖字写成横的)瘦竹筇(把筇字写的很瘦)。回首(把首字的中间那一斜丿变到左边来,整个首字就好像一个反过来的首所以叫回首)断云(把云上面的雨和下面的云写分开了所以叫断云)斜日暮(把暮字下面的日字写斜了因此叫斜日暮),曲江(就是把江的工字中间直画弯曲成两三道弯所以叫曲江)倒蘸(把蘸字倒着写)侧山峰(把峰字的山写成斜侧状所以叫侧山峰)。
本来是七言绝句诗 一句要七个字现在变成三个字,整首二十八个字只要十二个字就可以表达了,这样的作诗方式需要很高的智慧,而且要合乎作诗的平仄押韵全宋朝的诗人都作不出来,甚至整个历史也只有苏东坡作了这一首,所以叫神智诗。后来民间流行的潮州才女尤孟娘的月斜三更门半开的神智诗比较通俗化,没有苏东坡的文雅。

近代神智诗很少有所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张建富了,张建富先生有数千首传统诗的深厚功底加上他创造的数千字的合成字经验和拆字测字及绘画技术,所以张建富又在原先神智诗的基础上创建了数十首彩色及各种表现的神智诗。 神智诗具体展现了中华汉字博大精深与丰富的变化性,这是全人类各国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所以神智诗不但是中华最高智慧的诗作也是全球最高的作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