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菲律宾劫持香港游客事件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事件经过劫车

成为人质劫持者的前警员站在大巴门口[1]

劫持旅游车的是55岁的菲律宾前警察罗兰多·门多萨。

2010年8月23日上午,当康泰旅行社的旅游车离开马尼拉市内景点西班牙王城时,身着警察制服、携带一支M16步枪的门多萨以搭便车为由上了这辆旅游车。旅游车行驶至马尼拉湾边的荷赛·黎刹公园时,门多萨宣布将这辆旅游车劫持,并让司机把车开到基里诺大看台。随车导游躲在后排座位给旅行社打电话,通报了劫持事件。

旅行社总经理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劫持的旅游车上共有22名香港人,其中有3名儿童。他们于20日离开香港前往马尼拉旅行,并计划在23日返港。

门多萨劫持旅游车后提出条件,要求警方恢复他的职位,并赔偿损失。2008年,门多萨由于勒索等指控遭解职。

门多萨还曾多次把自己的要求写在纸上,并粘在被劫持旅游车的窗玻璃和挡风玻璃上。

他在挡风玻璃上贴出一张写着“撤销最终决定”的字条。另一张贴在车门上的字条写着:“用错误纠正错误决定。”

下午2点,门多萨又在旅游车的玻璃上贴了一张纸条,写着:“下午3点将会有大事发生。”

下午3点半,门多萨又将一张写着“现在,让媒体来”的纸条贴在旅游车玻璃上。[2]谈判

劫持者释放3名儿童,以及两名母亲[2]

在劫持事件发生后,菲警方立即派出曾在美国受过专业训练的谈判专家,与劫持者交涉。马尼拉成立了由该市副市长领导的危机管理委员会。

马尼拉警方发言人马加雷奥曾表示,警方认为门多萨在下午3点前就会投降。但警方与门多萨的谈判持续了一天,直到入夜。

但在劫车数小时后,劫犯释放了两名女游客、三个小孩,一个糖尿病患者和三个菲律宾人,其中包括一名导游和一个摄像师。

旅游车上的窗帘都被拉了起来,谈判人员通过司机座位附近的车窗与门多萨交谈。此外,警方也通过旅游车司机的手机跟门多萨通话。门多萨说,如果他的复职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将采取行动。他还要警方告诉媒体,不要在节目中破坏他的形象。为说服门多萨释放人质,警方还专门向旅游车上拉了一条电话线。

马尼拉警方发言人马加雷奥说,门多萨一直在与警方的谈判人员合作,态度很“客气有礼”。但与此同时,大约20名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成员部署在现场,随时准备展开救援行动。

谈判期间,警方为人质提供了食物,并为旅游车提供汽油,以确保旅游车的空调能继续运转。

门多萨的2个兄弟和妻子都来到现场。门多萨的弟弟格里高里奥也是警察。格里高里奥手持一支手枪试图靠近旅游车,但遭警方扣押并解除武装。格里高里奥称,他是希望帮助他的哥哥,并充当哥哥的发言人。格里高里奥说,门多萨在被解职以后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此间,一名反腐败部门的官员与门多萨通了电话,并承诺重新考虑他的案子。但下午晚些时候,反腐部门拒绝了门多萨的复职要求。菲媒体报道称,反腐部门将这一决定以书面形式密封在一个信封中,并由谈判人员交到了门多萨手中。[2]强攻

菲律宾警察试图打开被劫大巴车门[3]

晚6点,门多萨接到了反腐部门拒绝他复职要求的信件。他随即在车内鸣枪一声表示不满。此后,形势急转直下。

8点以后,警方开始采取行动,警方突袭人员包围了被劫持的旅游车。媒体报道称,门多萨当时情绪变得紧张起来,他威胁说,如果警方人员继续靠近,他就将采取“更激烈的行动”。突击队员曾打破旅游车的窗户玻璃和挡风玻璃,试图从前部进入旅游车,但是车内传来枪声。警方随即后撤并暂时停止了行动。

门多萨与警方通话说:“我打死了2名游客,如果你们不停下来,我就打死他们全部。”他还说:“我看到许多特种部队靠近,我知道他们会杀死我,他们必须离开,不然我随时会杀死人质。”

大约10分钟后,之前一直被铐在方向盘上的旅游车司机突然从车窗跳出逃脱,他当时大叫着:“所有人都死了!”此时,为了防止门多萨开走旅游车,警方还开枪打爆了旅游车的轮胎。

1小时后,警方突击队员试图从后门进入旅游车,但是车内再度传出枪声。

警方在短暂地停止后再度强攻,门多萨被逼到了旅游车的前部,狙击手遂将其击毙。菲律宾警方高级官员亚布特说,门多萨先被狙击手开枪打伤,接着狙击手一枪击中他的头部将其击毙。不久后,6名游客从车里被救出来。[2]屠杀据一名幸存的女性香港游客在医院接受治疗时说,门多萨从当晚8点以后开始漫无目标地朝着人质开枪,她说,她的丈夫用身体护住她,挡住了门多萨的扫射,但是他本人却被打死了。

在警察包围旅游车几分钟前逃出来的司机也称,劫持者当时已经向车上的游客开火。

菲律宾警方高级官员亚布特说,在砸碎旅游车的玻璃后,警方又过了一个多小时才再度强攻进入车内,这主要是因为门多萨把人质排成一排,让他们站在车窗前充当“人盾”,而且当时下起了大雨,警方不得不暂时后撤。[2]击毙在晚8点50分左右,菲警方再次发起强攻,向车内发射了催泪弹,一名狙击手将劫匪击毙,劫持事件结束。[4]

伤亡情况截至2010年8月24日12时,康泰马尼拉团团友情况如下:

姓名 性别 死伤情况梁颂诗 女 死亡

梁颂仪 女 死亡

梁锦荣 男 死亡

傅卓仁 男 死亡

杨绮华 女 死亡

杨绮琴 女 死亡

汪子林 男 死亡

谢廷骏 男 死亡

梁颂学 男 头部中枪,接受手术后留院观察

陈国柱 男 双手手腕中枪,正接受手术

易小玲 女 下颚中枪,接受手术后留院观察

吴幼媛 女 轻伤,留院观察

李滢铨 女 轻伤,留院观察

罗锦芬 女 轻伤,留院观察

汪绰瑶 女 轻伤,留院观察

各方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长杨洁篪

8月23日夜,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事件打电话给菲外长罗慕洛。杨洁篪表示,8月23日上午9时左右,21名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中国政府对此事件高度重视,立即要求菲方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开展营救行动。经过谈判,6名香港游客于中午前获释。今晚7时40分左右,菲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香港游客中多人伤亡。

杨洁篪表示,中国政府对发生此次事件深感震惊,对多名香港同胞罹难深感悲痛,对劫持歹徒对我无辜游客实施暴行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中方要求菲方彻查此事件,尽快通报事件有关详细情况,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中国政府将即派工作组赴菲协助使馆处理有关事宜。中方要求菲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在菲中国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8月23日夜,外交部长杨洁篪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通电话。杨洁篪表示,事件发生后,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菲方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开展营救行动。当人质出现伤亡情况后,我即与菲律宾外长通话,要求菲方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彻底调查这一事件,尽快通报情况。我们对罹难香港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对罹难同胞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对歹徒暴行表示强烈谴责。外交部将即派工作组赴菲,会同中国驻菲使馆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工作组,处理有关善后事宜。[5]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3日就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发表谈话时说,中国政府强烈谴责歹徒暴行,对罹难香港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对罹难同胞家属表示深切慰问。中国政府已决定即派工作组赴菲处理善后事宜。8月23日上午9时左右,菲律宾马尼拉市21名香港游客被劫持。

马朝旭说,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向菲方提出交涉,要求菲方在确保人质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开展营救行动。中国驻菲大使馆一直与菲方就此保持沟通。经艰苦谈判,6名香港游客于中午前获释。当晚7时40分左右,菲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截至发稿前,剩余15名香港游客中8人确认死亡,2人重伤,其他5人情况尚待确认。

马朝旭说,中方有关部门将与菲方和香港特区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他说,中方已要求菲方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在菲中国公民生命和财产安全。[5]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临时代办白天表示,目前驻菲律宾大使馆已经转到善后事宜,已派出18位外交官分布各间医院。而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表示,接下来大使馆要确保做好四件事:一,全力抢救伤者;二,协助死者家属做好善后工作;三,协助有关人员,让遇事游客尽快返港;四,就事件作出书面解释。[5]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下半旗向菲律宾人质事件中遇难者志哀[6]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23日晚表示,对有香港游客在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中遇害感到十分悲伤,对凶手冷血的行为感到愤怒。香港特区政府将于24日下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

曾荫权在记者会上说:“我要向死伤者家属致以最深切的慰问,特区政府会向伤者和家属提供可能的协助,帮他们度过这个困难时刻。”

曾荫权说,23日上午收到消息后,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马上启动应变机制,同时通过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向菲律宾外交部长要求保障人质的安全。特区政府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入境处、警务处4名人员到马尼拉协助处理事件。

香港特区政府高度关注这起人质劫持事件,并成立专责小组处理事件,曾荫权和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亲自参与。

曾荫权表示,政务司司长和保安局局长已召见菲律宾驻港总领事,要求菲律宾政府就善后作最大努力和配合。

曾荫权对中央政府表示感谢,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将派工作组赴菲,与外交部工作组和驻菲使馆密切合作,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香港特区政府23日晚决定安排两班包机,于23日晚和24日晨安排人质在港家人前往菲律宾,随行的包括医疗人员和临床心理学家。

特区政府23日将对菲律宾的旅游警示级别提高至黑色,政府发言人提醒市民不应前往当地,而身在当地游客应留意人身安全,提高警惕。特区政府已通过旅游业议会要求身在当地的旅行团尽快返港,而未出发的亦要取消行程。[5]菲律宾共和国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夜晚召开记者会表示,对于香港旅游车在马尼拉遭劫持多人遇害事件,菲律宾将展开“彻底调查”。

阿基诺说:“我们将对公布于众的一切细节展开彻底调查。”他表示劫匪没有显示出任何想要杀死人质的迹象。但阿基诺承认特种部队设备及训练不足,在营救人质的手法上有缺陷。

阿基诺还说:“有很多原因导致悲剧发生。但很显然,我们也需要改进。”他批评传媒全程直播过程,使枪手得知警方部署。

在回答对于人质事件发生后,幸存者和专家指责菲律宾警方在处理危机情况时不够果断,行动缓慢的问题,阿基诺则为为警方的营救行动进行辩护,称没有预料到情势会急转直下。

与此同时,菲律宾警方24日凌晨承认他们在营救过程中存在失误。当时特警队员朝车上开火数十枪,用锤子击碎了车窗,但是劫匪利用人质当盾牌,导致特警队员再次在车外不知所措的与劫匪僵持一个多小时。

最后警方向车内发射了催泪弹,一名狙击手将劫匪击毙,但是在此之前,8名人质已经遇害。

事后马尼拉警方负责人利奥卡迪欧?圣地亚哥(Leocadio Santiago)承认,营救行动确实存在过失。圣地亚哥对当地电视台表示:“我们在处理能力和战术使用、或采取的方案上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我们将就此展开调查。”

另外,菲律宾外交部官员说,会负责死伤者在当地的医疗支出。[7]

嫌犯资料

嫌犯在劫持现场的照片[8]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黎刹公园劫持人质的嫌犯罗兰多·门多萨,此前是一名高级巡警,还曾因突出的表现而当选过菲律宾“十大杰出警察”。根据菲律宾国家警察局的记录显示,如果不是被解雇,这名劫持者将在几个月后于警察系统退休。

2008年,门多萨因勒索以及非法拘禁他人而被关进监狱3个月,并于去年被解雇。熟悉他的人说,把门多萨逼上绝路的,不仅在于失掉工作,还在于失去了所有的退休福利。

就在劫持过程中,门多萨还释放了人质中的老人与小孩,向警方表露出和解的善意。只可惜,流血惨剧最终还是未能避免。[9].

曾获得17枚警察勋章

现年55岁的罗兰多·门多萨毕业于菲律宾大学,在这里他攻读的专业是犯罪学。1981年,门多萨进入保卫队-国家整合警备工作。

门多萨的家里可以说是警察辈出:他的弟弟现任高级警官,他的儿子则是一名警督,并被任命为吕宋岛警察局副局长。

“警方的记录显示,门多萨是从一个普通巡警一步步爬上来的。他在1991年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创立之初就进入这里。”警方消息人士说。门多萨于2002年晋升巡警(相当于军队中尉);三年后,他成为了高级巡警,他的任务主要是在马尼拉警区。

菲律宾国家警察局显示,门多萨在职期间表现非常突出,曾于1986年当选菲律宾“十大杰出警察”。门多萨一共获得过17枚警察勋章,这些勋章包括马尼拉服务勋章、技能勋章、卓越勋章以及国家警察荣誉奖章等。除此之外,他为人诚实,经常做好事,还因拾金不昧受到过表彰。

门多萨本将于明年1月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56岁而光荣退休。[9].

勒索厨师被警局解雇

尽管档案中没有明确提及,但根据一警方来源,门多萨的麻烦开始于2008年。

当时,门多萨与至少4名警察被控勒索一名他们认为涉嫌非法停车以及无证驾驶的厨师卡劳。卡劳在没能拿出20万比索(约合人民币3万元)后被强迫吞食非法药物,但是最终一名朋友替他交了这笔钱而了事。此外,门多萨还涉嫌贩毒。

2008年6月,在卡劳控告门多萨的几个月后,门多萨本有机会被调至棉兰老岛穆斯林自治区的警察局工作。但随即90天的监禁以及之后的解雇让这一调动再也未能实现。

2008年10月17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局内务部门在原告厨师卡劳未能出席解雇程序的情况下而建议撤销案件。同年8月,马尼拉检察官办公室在驳回该案时,卡劳也没有出现在案件的初步诉讼中。

出狱后,门多萨仍然回到了之前的岗位。但在去年2月16日,菲律宾国家警察局还是决定将门多萨解雇,并取消其所有退休福利。[9]失去福利将他逼上绝路

菲律宾警长欧文表示,一年多前门多萨被解雇后,“他就开始忙于为自己翻案”。欧文说,由于再审的漫长等待,门多萨变得没有耐心,因此最终他决定通过劫持人质解决问题。“警察系统蜗牛般的办事效率把他逼上了这条路。”

“我觉得真正让门多萨感到沮丧的,是他不仅失去了工作,而且连退休福利以及供职于政府部门的资格也一并被取消了。”警方消息人士说。

门多萨的弟弟格雷戈里奥说,门多萨觉得“自己遭不公正对待……(遭解职)没走正当程序,没有听证会,没有申诉。他感到失望,觉得自己在警察岗位上干得不错,却因自己没做过的事遭解职。”格雷戈里奥说。他还表示,门多萨对于退休福利被没收感到非常难受,并认为除非这一切都被复原,“他的生活将会没有任何意义。警方撤销了他的福利就等于毁了他躲避风浪的港湾。”[9]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