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格古民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白头格古民居

白头格古民居

白头格古民居群,位于位于安溪县蓬莱镇上智村。原有12座楼房,菲律宾华侨胡典成兄弟所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历时30年陆续竣工,最先建的是新安宅,最迟的是娱山楼。多年来经历风霜雪雨的剥蚀和人为的破坏,有3座颓然倒塌,其他9座仍保留原来的大致模样。目前这些古民居几乎都无人居住。白头格海拔400多米,原名白泥格,因山岭出产“白鳝土”而得名。白头格古民居群修建于山顶的深山老林中,这是闽南建筑少有的。

现有的9座古民居,呈“U”型分布在马蹄形山谷中,以新安宅为中心,向山谷两边修建,分别有和安居、德安楼、娱山楼、玉安宅、联安楼、泰安楼、美安宅等,各居一隅,高低起伏。

泉州十大古民居--白头格古民居群

每座房子风格迥异,有以石头、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也有以砖块、瓷砖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看似分散,却相互呼应。不管站在哪一栋房子靠近山谷的窗边往外望去,视野开阔,其他几座房子均能尽收眼底。沿着房子周边的石阶路,就可以到达任何一座古民居。

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是联安楼。整座建筑体现闽南建筑以土、木、石为主的浓厚特色。狭长的走廊,左边是

白头格古民居群

木制窗户,右边是一间间独立的房间。厅堂虽显陈旧,但镏金的顶檐、精雕细刻的清朝桌椅,还能感受到百年前的气息。

和安居是传统建筑风格。其旁为娱山楼。

房子所属家族的生活形态,是清朝末年至廿世纪50年代前后华侨及侨亲家族的经典代表。

100多年前,这些房子的配套就很先进了,座座都有自来水,每一座楼屋前挂有气灯,还有碾米房、食堂、无声电影机、缝纫机等。

虽然配套先进,但胡家却依然保留着同族聚居、“钟鸣鼎食”的生活方式:每到吃饭时间,食堂的钟声就响起,住在各座大厝的人都会赶到公共食堂一起吃饭。

胡家还有赈灾救难的传统。遇上灾荒,胡家都会在路旁树下摆上几桶饭菜,让饥民填饱肚子,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十年。

娱山楼,位于和安居之旁。

清朝年间,白头格胡氏先人远徙南洋“吕宋”谋生,后来成了吕宋巨贾富商。胡氏先人斥资回乡,建造娱山楼,周侧同时盖有书院书房,利于子孙梓人读书识礼。其子裔中曾有过胡诸清、胡诸良兄弟同榜并中举人的轰动。后来胡诸清还出任过安溪县县长。

娱山楼为双层四方建筑,高3丈,占地近10亩。土楼后山曾有巨石,其形蜷踞如蟹;石旁有池,波光摇曳似珠,人称“石蟹抱珠”。外墙底部垒以山石,上层用砖叠砌。楼盖粗檐厚瓦,楼板盈寸杉板。有3道木梯可登二楼,现朽蚀几净。可楼上10个房间,保留尚且完好。木柱因基础垫有石珠,故仍坚挺如初。楼下10室,多被打通,用于堆放杂物。大厅及天井周侧,地面潮湿多长青苔,墙壁上的壁画依稀可辨。庭中一眼古井,清浅冰凉,无须桶汲,伸手可舀。

娱山楼墙面上贴的瓷砖是当时从意大利进口的,墙壁的石砖也是从菲律宾专门运送过来的。(来源:泉州历史网_泉州民居分述)

10月7日早上,一胡姓朋友开车带我们前往白头格。他本身便是上智村人,他的爱人又在上智村所属的蓬莱镇上班,他们夫妇带领我们去白头格,再理想不过了。

从安溪县城出发,约二十公里便到了蓬莱镇。

提起蓬莱,绝大多数人第一印象想到的都是山东蓬莱。殊不知,安溪县也有一个蓬莱,不过是镇级行政区划。

安溪县蓬莱镇的知名度可能不高,但蓬莱镇的清水岩,无论是在省内外乃至整个东南亚,都很有影响力。其供奉的清水祖师,在海内外信众达数百万,单在台湾便有分身百余处。清水岩每日香火不断,适逢国庆长假,游人更多。

相比较而言,泉州十佳古民居之一白头格古民居群,比起泉州十八景之一的清水岩,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受关注程度,都差得太多了。

镇区再过7公里,便到了上智村,见到了白头格古民居群。

虽然一路上朋友和他的爱人不断跟我们打预防针,说现在白头格古民居群已经损毁严重,可能会让我们失望,但实际到了这儿,我们还是被深深的震惊了。

首先震惊我们的,是白头格古民居群的规模、气势,远超我们的想像。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资料图片,但在这样的偏远的一个小山村,看到气势如此恢宏的建筑群,不禁让人震惊于当时主人的富足与气魄。怪不得安溪有句古话,叫“有白头格富,无白头格厝”。

再者,白头格古民居群的损毁程度也让我们心痛不已。前面资料提及白头格古民居群原有12座楼房,但已倒塌了3座,余下9座。但我们看到的,已经只剩下6座了。据朋友夫人介绍,最近倒塌的3座,是近年来几个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中倒掉的。泉州历史网上面的资料是2006年写就的,仅过了3年,又倒了3座。剩下的几座,又会在什么时候倒塌呢?

由于缺乏维护经费,白头格古民居群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当地的胡姓后人也没有组织起来对其进行保护。

现在,白头格古民居群基本处于无人保护、任其破败的状况。

如果你对泉州的古民居有兴趣,如果你想了解一下当年胡姓兄弟的富足程度、当时海外华侨的奋斗史,快来白头格古民居群看看吧,也许再过个几年,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2006年9月蓬莱镇上智村白头格古民居群高票入选 “十佳古民居”。泉州十大古民居

白头格古民居

据了解,蓬莱镇上智村白头格村古民居群现有古民居共9座,呈U型分布,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蓬莱镇镇长林文春说,白头格古民居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入选市“十佳古民居”,对该镇是件大好事。今后,蓬莱镇将增加镇财政投入,发动海外侨亲、经济能人捐资,做好白头格古民居群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工作,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建筑学特点,力争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并依靠清水岩这一旅游品牌的带动,大力构建蓬莱镇旅游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